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五大指向
来源:瞭望观察网 日期:[2013-9-26]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任务作出全面回答。

    “要制定科学的城镇化规划,有序推进城镇化,不要摊大饼,不要千篇一律一个面孔,要实事求是。”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了解到,此前中央有关部门对12个省区的摸底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都要建新城,共规划了55个新城;144个地级市中有133个要建新城,共规划了200个;161个县级市中有67个也要建新城。从公布规划的96个新城面积来看,占地超过6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所在城市建成区一半以上。

    权威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每个行政区、各级行政区都要扩张城市面积的做法十分危险,必将带来耕地大量占用和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破坏。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城乡差异巨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推进城镇化,路子必须走正,不然就会犯历史性错误,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央层面出台推进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为各方所期待。日前,本刊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由中央14个部门联合起草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于近期提交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中央将在年底前择机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

    根据目前的规划内容,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线是,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将从六个方面统筹推进,即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坚持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目前初步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设定了18项新型城镇化指标。而“努力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未来将围绕着五大战略任务推进各项工作。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目前,我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具体要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建立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子女教育、公共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权威人士解读说,一个努力的方向是,“领取无门槛,服务有差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应以此来锁定对象。他同时表示,各地应当因地制宜,明确可以落户的条件,“未来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群,有序放宽中等城市,逐步放开大城市。但要合理设定超大和特大城市的落户条件。”

    “即使是在一些较大的城市,也需要让流动人口落户有一条明晰的路径。而像北京等这样的大城市,同样需要这一机制,只不过标准会更高、更严格而已。”他说,与人口的市民化相配套,需要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这就需要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

    无论是基本养老还是基本医疗,个人都需要分担一部分费用,而另一部分则是政府承担,需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如何分担。在一省范围内流动,则需要省级层面统筹,省市之间进行分担。总的要求是要让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里后得到全面的接受。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新型城镇化牵涉到城市的合理布局,而我国现在有“北上广”三极,发展比较饱和。如果不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第四极或第五极,那么全国各地的人口、资源还会继续源源不断地流向前三极。

    针对这一现况,即将提交讨论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地,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城市群要彻底改变粗放低效的模式,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控制人口规模。”

    由于我国城市分类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再按原有标准来划分城市大小与实际并不相符。为此,新型城镇化规划或将小城市由20万人以下调整为50万人以下,相应中等城市由20万~50万提升为50万~100万,大城市由50万~100万提升为100万~500万,特大城市由500万以上调整为500万~1000万,新增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记者了解到,按照新的标准划分城市类型后,未来我国将着力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在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上,将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针对一些地方对自己所在城市未能纳入城市群的担心,中央将构建全国主要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将完善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到2015年,快速铁路网、高速网基本建成,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人以上的城镇,高速公路网覆盖20万个城镇。

推荐阅读:

北京:新建城市道路两侧拟不设路内停车位

襄阳用4亿建鄂西北最大城市湿地公园

城市建设该优先满足谁的需求

中国城镇化仍存路径之争

分页:[1] [2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梧桐树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