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大雨必涝:北京城"顽疾"如何治愈
来源:中华建筑报 日期:[2013-7-18]
-----------------------------------------------------------------

    法国文豪雨果曾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今年汛期又至,城市面临新一轮“良心”考验。进入7月,武汉、成都等地已然“投降”,再现了城区“看海观潮”的奇景。而去年经历过“7·21”暴雨重创的北京,在多日连续降雨的冲击下,是坚持到底,还是噩梦重演,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醒……

    处于汛期中的北京近期迎来连日降雨,让家住双井桥附近的李女士十分忧虑,这几天都不敢开车上班。去年“7·21”特大暴雨席卷京城,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让这座城市的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闻雨色变”。就在昨天,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北京今年汛期首个暴雨黄色预警,再次绷紧了这座城市的神经。

    不仅北京,近日全国多地遭遇暴雨袭击,21个省区近700万人受灾。特大暴雨重创四川,造成都江堰山体滑坡、北川地震遗址被淹。面对天灾,我们是不是真的无能为力?大中城市能否经受住强降水的考验?

    大雨必涝北京城的“顽疾”

    每年的雨季,总有那么一两场大雨,让北京城狼狈不堪,逢雨必涝几乎成了“顽疾”。记者对近几年北京城区的内涝情况作了一个梳理:

    2004年7月10日,西三环航天桥、莲花桥等41处主要路段出现严重积水,城市交通陷于瘫痪。

    2006年7月31日,迎宾桥下积水深达1.7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完全瘫痪,多趟航班延误。

    2007年8月1日、6日,北三环安华桥下,两次发生严重积水,多处地段交通瘫痪。

    2008年6月13日、7月30日,知春路等十余处重点路段发生严重积水,交通瘫痪。

    2009年7月30日,南池子、广渠门、和平西桥等多处路段严重积水,交通瘫痪。

    2011年6月23日,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

    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61年一遇的大暴雨,暴雨来势之凶猛、降雨历时之长、降雨总量之大为历史罕见。据了解,强降雨一直持续近16个小时,当天全市平均降雨量达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25毫米,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6%以上。相关部门统计,大暴雨共造成190万人受灾,78人遇难。

    而今年,刚入汛期,雨水就频频来袭。7月9日,大兴区与丰台区交界处的芦花路上的铁路桥下严重积水,也造成多辆车抛锚。

    由此看来,对于容纳了2000多万人口的北京城来说,预防暴雨带来的城郊洪水和市区内涝已迫在眉睫。

    据了解,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在今年汛期前已经完成了21500张井护网和1000个无盖检查井自动警示装置的安装,基本实现城区重点地区雨水和合流管网防坠落保护网的全覆盖;完成了运营范围内23万个雨水口、1443个排河口、88个排河口闸门的养护维护工作;完成全部泵站318台(套)水泵及其他设备、设施的检修保养工作;完成了市防汛办挂账督办的包括13处积水点在内的188个积水点治理项目。

    但也有专家质疑,在面对降雨引发的城市积水问题时,北京市通常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仅仅对积水点进行小范围的整治,这种“打补丁”式的改造方案对于北京城市防洪排水系统来说效果甚微。

    排水标准偏低多地管道设计采用标准下限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造成北京城市道路积水的降雨雨量都在70毫米以上。而造成城市积水的原因,一是降雨量大,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差,三是一些用来调蓄雨水的湖泊、河流的消失。该人士介绍,以前的北京城很少发生内涝是因为河流、湖泊等湿地能够消纳雨水。而现在,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一些以前用来调蓄雨水的湖泊已经不复存在,汇集的雨水难以快速排出。

    据了解,2000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仅有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达近1400平方公里,10年间翻了一番。尽管近几年北京排水管网的建设力度位居全国前列,但与城市高速发展的现实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研究院主任工程师王佳卓认为,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排水系统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模式,但是两国的气候条件却不尽相同。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降雨量的时间分布非常不均。比如,北京7、8月份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占全年多年平均降雨量的57%,这与莫斯科这种高寒少雨而且降雨相对比较均衡的城市的降雨特征相差较大。

    除了气候的特殊性,中国城市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不高也是原因之一。据王佳卓介绍,1975年我国的排水标准规定为0.33-2年一遇;1987年改为0.5-3年一遇;1997年修订时首次将城市排水分为一般地区和重要地区,标准为一般地区0.5-3年一遇,重要地区2-5年一遇;2006年修订为一般地区0.5-3年一遇,重要地区3-5年一遇;2011年最新版《室外排水系统设计规范》中要求,一般地区排水重现期为1-3年一遇,重要地区为3-5年一遇。

    “我们的城市在面对大暴雨时显得非常脆弱。国外的城市能够有效应对100年一遇的降雨,而我们的很多城市遭遇3年一遇的暴雨就可能造成瘫痪,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王佳卓说。

    他介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很多欧洲国家通过双排水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城市排水与内涝问题,它们采用的管道设计标准较高。这些国家的城市小排水系统(管道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一般为2-10年一遇,以5年最为常见;以解决内涝为目标的大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一般为50-100年一遇,其中又以100年的最为常见。

    另外,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城市为了节约资金,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甚至低于最低设计标准。根据住建部的调查,在老城区一般地区中,排水重现期需要1-3年的地区,80%左右排水管道的设计都采取了1年一遇的标准;在老城区重要地区中,排水重现期需要3-5年的,90%左右的都是按照3年一遇的重现期执行。目前,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重现期标准小于1年,近90%的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低于规定下限。

    重地上轻地下主力管道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暴雨过后,水城骤然现身,城市华丽的外表也瞬间黯然失色。原本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应该同等重要,但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却并非如此。长期以来,北京城市建设存在“重建筑、轻市政”“重地上、轻地下”的做法。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地上建设是表面文章,摸得着看得见,地下建设费时费力,难成政绩。虽然极端气候是导致北京城市内涝的直接原因,但与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明显滞后,这才是症结所在。

    该业内人士指出,北京排水管网的更新,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一些老旧城区的管网上建有新的建筑群,无法拆迁,只能发现一处补一处。同时,因为城市建设项目面临审批等,项目的建设也跟不上,导致排水系统建设滞后。

    据了解,早在元代建城初期,北京就已经修建了排水设施,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的地下修有长长的暗沟,与一座座的砖砌渗井相连通,雨水和污水进入渗水井以后,慢慢地渗入暗沟中,再从暗沟流向城外的河道里。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暗沟目前仍有一部分在使用。北京现有明清时期修建和解放以前修建的暗沟600多条,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内城区内。不过除了故宫修建的暗沟因排水设计良好,仍在发挥作用外,其他的塌陷、腐蚀情况严重。

    “目前在北京排水系统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管道,绝大部分修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只能算是地下管道谱系中的‘青壮年’。这些管道长约2500-3000公里,多数埋藏于地下4-6米深,管径大致在400-800毫米;也有30%左右的干线管道埋藏地下10米,直径在1米以上。目前这部分管道承担了北京城的主要‘代谢’功能,但因为满负荷甚至超负荷使用,管道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该业内人士说。

    清华大学城市与公共管理课程客座教师殷冬明对此表示,北京这一套管网的确是存在的,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明代和清代建设的地下管网并不比起我们现代的要差。但是现代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而这个速度跟明清时是不可比的,排水管网势必会不断遇到新问题。

    “我们人群的活动强度要超过古代城市人群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在这种情况下,就暴露出我们在城市建设思路方面的不足——往往关注地面上的东西,而忽略了地下的东西。”殷冬明说。

    在殷冬明看来,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同于地上的房地产开发的盈利性质,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又都不够。另外,城市地面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成为形成城市内涝的一个重要因素。

    加快相关规划编制排水系统升级任重道远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雨果的这句名言,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那么该如何检验一个城市在未来应对大暴雨和排水的能力?政府在治理城市和规划城市上应该注意什么?

    殷冬明表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政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面临这么大的城市建设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系统工程尤其是重要的排洪、排涝工程的过载会是一个常态。

    “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供排水系统升级困难,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统一规划、建设,改建排水管网。”殷冬明建议。

    王佳卓建议,政府应该在现状分析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内涝防护标准,全面校核城市排水能力和内涝防治水平,科学评估城市内涝灾害,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排水系统工程建设的主要形式,合理布局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内涝防治的专项规划涉及道路交通、竖向设计、绿地系统、城市水系、排水等多学科和多领域,未来应结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编,纳入到与总规划同步编制的专项规划体系中来。

    据了解,北京市将于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工作的意见》,并提出加快雨洪控制与利用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按照城市防洪规划,2015年前北京将完成中心城西蓄工程、南旱河蓄滞洪区工程、西冉村砂石坑雨洪滞蓄工程、通州新城蓄滞洪区工程和三海子蓄滞洪区改造工程建设,启动地下排水廊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完善中心城防洪工程体系,完成城区84座立交桥区雨洪调蓄工程,完成300个集雨樽雨洪控制与利用工程,完成下凹式立交桥区和低洼路段周边19个公园、125个建筑小区雨洪控制与利用工程,完成其他已建成区270处建筑小雨雨洪控制与利用工程。

推荐阅读:

从英剧中的看伦敦的城市病

北川地震遗址的存亡之辩

"珠海经验"以人为本 近期规划项目有亮点

深圳制定国内首个地方规划标准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