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江河源环保世纪行 让“水电走廊”山绿水清天蓝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毛翠香 日期:[2010-9-28]
-----------------------------------------------------------------

    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纵贯门源东西全境,境内流程176公里。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电站有纳子峡、石头峡、玉龙滩等18座电站,装机容量30.3万千瓦,计划建设的6座。这里被誉为“水电走廊”。

    2005年7月,记者赴大通河流域采访时,看到由于不少水电站正在开工建设中,部分水电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大量弃渣和料场未进行治理,不少苍绿的山体也被挖开,乱石嶙峋的山体裸露在外,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本报就此进行了报道。五年过去了,这些因水电站建设而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恢复呢?

    8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大通河流域,实地察看仙米水电站、玉龙水电站料场及弃渣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情况。

    进入仙米林区就如进入了仙境,山绿,水清,天蓝。

    在仙米水电站,我们看到当年因修建岗青公路及仙米水电站而产生的大量工程弃渣已不见踪影,据水电站负责人说,大量的弃渣就在我们脚下一块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地里,上面已覆了土,并种植了云杉、圆柏、沙棘。

    据门源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恢复门源“水电走廊”的生态环境,重塑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的形象,从2006年开始,门源县加大了对“水电走廊”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明确每个电站的治理方案、治理措施、治理目标和治理责任,责成有关企业切实加大投入,限期恢复治理。

    同时,县委、县政府倡导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创建“绿色企业”,要求开发建设单位严格按《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打造人文景观,取得开发、保护、宣传、旅游“多赢”效益。

    通过连续几年的整治工作,门源县“水电走廊”生态恢复治理初见成效。已建成的8座水电站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生活区、坝区的回填平整、覆土绿化和弃渣场防护工程、渣面平整、渣面覆土种草植树等水土保持整改措施,共恢复林地300多亩。

    仙米水电站从2007年春季开始,投入资金260万元,对弃渣场、料场等进行了恢复治理,恢复林地45亩,栽植云杉、圆柏、沙棘等各类苗木1.3万株。

    在玉龙滩水电站,记者看到当年从导流洞挖出并倾倒在大通河河道上的工程弃渣已按照整改要求进行了整治,一垄一垄的弃渣做成水平地垄,覆土后种上了草。电站办公楼东面的弃渣场已进行了平整,覆土后也种上了云杉、圆柏等。采访组采访时,水电站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穿着胶鞋正在清扫水电站办公楼前的大量淤泥。据水电站负责人介绍,8月4日的一场暴雨,从水电站北侧的山上流下泥石流,差点将电站冲垮,泥石流都冲到了水电站办公楼前的空地上,也冲到了距离玉龙滩水电站50多米的大桥上。这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自然灾害给我们上了一课,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大自然是要惩罚我们的”。

推荐阅读:

“鄱湖战略”将投1.8万亿建400项工程

清洁家园和谐村居 茅畲:着力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烟台:莱山区积极打造滨河生态环境

河北多措并举完成雨季造林绿化432万亩

分页:[1] [2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