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东莞33小镇建美好生活综合体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刘帝 周娜 日期:[2018-8-17]
-----------------------------------------------------------------



    从国外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看,大致经历了从单一的百货大楼到超市、连锁店,再到ShoppingMall的崛起。伴随着城市发展的特点,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不同的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

    再看国内的城市综合体演变,1.0版本为商业步行街与百货大楼,以“商业+商务”为主要形式。这一时期的城市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以集中式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到了上世纪90年代,2.0版本城市综合体开始陆续在一线城市出现,主要的形态为“商业+商务+居住”。这些城市综合体大都选址新城或城郊地段,以建筑群的形式集聚购物、娱乐、餐饮、办公、住宅等服务于一体。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这一类型的城市综合体为城市扩张提供了支撑,有些成为人口导入、城区迁徙的“风向标”。在近20年里,这一模式从一线城市逐渐发展到二、三线城市。

    2.0版本城市综合体发展到现在也逐渐显露出弊端。一些城市综合体出现了选址不准、规划起点低、模式简单复制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些老城区因配套相对落后,商业形态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因此,城市综合体进入3.0版本后,更应将关注的重点由“物”转向“人”,从区位上打通街区闭塞,在功能定位上既体现人文情怀又能满足人们社交、文教等方面的高质量需求。

    如广东33小镇,选址主城“三旧”改造区域,在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老旧厂房的遗迹。在商业形态方面,除了配置人们衣食住行的常规消费场所,还结合文创特点为音乐发烧友设计了配有专业录音棚、影音室等设施的创作社交空间,还有集手艺创作传承、艺术策展互动、艺术创作交流于一体的33艺术空间。这让居民和创客有机会体验到或古老、或新潮的文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城市综合体一味追求高、大、全是对城市纹理和文化的不尊重。结合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更新的背景,城市综合体3.0版本在区位上应该从新城、城郊向老旧城区转移,建设思维应从“商业综合体”向“美好生活综合体”的逻辑转变,业态应表现为“商业+商务+X”。其中,“X”指结合百姓需求提供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等在内的生活体验和服务。

    改造的方式也要拿捏得当。杨保军指出,城市更新一定要避免采用与新区建设相同的方法,包括政策、措施和规划,否则很难成功。相比大规模拆建,循序渐进、小规模推进的方式更为稳健和有效。

    产业赋能构建良性生态

    “美好生活综合体”要持续为城市赋能就必须具备造血功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对《中国建设报·高质量发展》说:“在工业化时代,人才跟着产业走。在信息化时代,人才跟着城市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走,产业和资本跟着人才走。人才在哪里积聚,智慧就在哪里积聚;智慧在哪里积聚,财富就在哪里积聚。”

    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及年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2017年,东莞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达到了6972,排名仅次于深圳(楼盘)、广州(楼盘)、北京(楼盘)和上海(楼盘),名列全国第五。2017年,东莞全市GDP达到7582亿元,同比增长8.2%左右,远高于全国6.9%的增长水平,为近四年来最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莞惠一体化战略的加速推进,东莞市提出要大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快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再来看广东33小镇,目标是打造“莞人间最有温度的文化创意园区”和“广东最有影响力的文创互动平台”。东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基于发达的制造业、较为年轻的人口结构以及开放的沿海文化氛围,发展文创产业独具优势。根据设想,广东33小镇将与东莞市本地的高校合作,引入高校人才,大力推动艺术空间的落地和开发,加强莞人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打造创意潮流基地。为了培养艺术人才,园区还开辟了1000平方米的空间,供策展、路演、培训等活动无偿使用。除此以外,广东33小镇还依托科技孵化器和创业基金定位智能硬件、消费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为创业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广东33小镇的发展路径为“生活+产业+孵化”的全产业链模式。

    有业内人士指出,通常一个城市的老街区或园区的没落,主要原因是产业的衰弱和人员结构的老龄化。东莞市的人口流量和广东33小镇的产业形态为小镇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但如何持续激发社区活力、构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对于广东33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放眼其他城市,类似广东33小镇这样3.0版本的城市综合体将迎来增长期。在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关键词的同时,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增量市场规模日益收缩,市场也步入存量价值时代。一位房地产从业人士表示,赋予存量物业新的价值和用途可有效拓展存量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据估算,全国被低估的商业物业约4.3万亿平方米。

    张国华举例说,巴塞罗那上百年的城市道路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变的只是道路两旁建筑的形态和商业业态。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从工业主导阶段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公共空间如何配置既考验着投资者也考验着政府。企业要解决好流量导入的问题,政府则要在机制体制上创造更大的空间,对于周期较长的项目保证政策的延续性,避免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尬尴。

分页:[1] [2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橡皮树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