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香港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理念剖析 |
来源:湿地中国 作者:赵小艳 日期:[2014-8-15] |
-----------------------------------------------------------------
|
3.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香港湿地公园兼有中国香港旅游主要景点与生物栖息地的双重作用,作为世界级旅游景点,游客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但活动的人流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喧哗声会打扰栖息地的生物等。如何实现人和环境的和谐共生,是设计中最大的难点。设计者主要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湿地生境的创造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3.1合理的功能布局
整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区。其中旅游休闲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主要包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湿地保护区占地约60公顷,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1)旅游休闲区的布局
旅游休闲区会带来大量的人类活动干扰,因此避免与关键的环境原则相冲突,是其布局选择的首要原则。设计中将游客设施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避免对栖息地不必要的侵扰,并能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湿地公园中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访客中心、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①入口广场
为游客提供进入湿地公园的准备场所,包括停车场、售票处及管理机构。入口处的水景和草坡地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而入口处独特的景观墙和广场上富有特色的灯柱以及草坡地上的陶艺作品则提前让人们感受到了湿地公园的奇妙。
②访客中心
是整个湿地公园的聚焦点,包括5个以湿地功能和价值为主题的展览廊:“湿地知多少”、“湿地世界”、“观景廊”、“人类文化”、“湿地挑战”;一个可容纳200人次的放映室;课室及资源中心;餐厅及礼品店、儿童游戏区等。访客中心是人流的汇集点,也是公园中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布置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不仅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人类活动对外界生物的干扰,并完成公众性较强的展览、教育、参与活动。③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
一条沿途设有“传意牌”的溪畔漫游径将游客从访客中心带到了湿地探索中心,“传意牌”向人们介绍重建湿地和山溪自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湿地探索中心是一座户外教育中心,周边环绕着大大小小的水池。游客在这里可以观察水体中的各种生物、认识如何管理公园和通过简单的机械装置控制水位,还能了解到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居民重要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湿地农耕方法。
(2)湿地保护区的布局
湿地保护区是湿地公园的核心要素,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营造良好的生境是其布局的原则。湿地保护区的访客设施集中在保护区北部连接访客中心的地方,不同的教育径、探索中心及观鸟屋为访客及学生提供认识湿地的机会。同时,设计中,利用土丘、树林及建筑物分隔访客及生物栖息地,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3.2湿地生境的创造
除了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之外,对湿地生境的再造和营造也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方面。湿地生境的创造主要包括水体与土壤、植被种植等方面的设计。
(1)水体与土壤
水体营造的技术关键在护岸的处理、生物廊道的设计等。主要措施有:护岸处理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充分考虑因水位变化而带来的景观效果变化。栈道采用全木制,采用浮桥的形式,减少下方空间支撑结构物的面积,保存栈道下方原有生物环境。
公园内是全步行系统,因此桥梁不用采用跨越式,而是采用裂纹式铺装,标高和地面一样,中间留有通道,避免隔断生物物种的迁移。
硬质铺装道路尽量避免穿过湿地保护区,如需硬质铺装道路,则设有水流涵洞或排水涵管,并在涵洞、管底堆放中小型碎石,增加动物通过速度和局部隐秘性。
进行大量的土壤试验,来测试那些从苗圃处不容易买到的乡土湿地植物的繁殖率和生存率,以达到湿地群落生物的最大化和景观的多样性。
(2)种植设计
香港本地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在配置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再现自然的原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点,植物生态型从陆生的乔灌草—湿地植物或挺水植物—浮叶沉水植物等,主要措施有:
大量使用在香港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可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湿地湖泊中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小于水面积的30%。除考虑到水生植物自身的水深要求之外,还需要考虑其花期和色彩、高低错落搭配,并安排好游人的观赏视角,以免相互遮挡。
四.结语
通过对环保优先、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设计理念的详细剖析,详细分析了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区域中湿地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其隔离弃置,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一定的技术支持,实现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多重目标。香港湿地公园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贯穿了其设计的整个过程,并成功地处理了各项目标之间的可能冲突。建成后的香港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而且更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休闲娱乐资源。希望通过对香港湿地公园设计理念的研究能为国内的城市湿地保护和开发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阅读:
香港一垃圾山变公园 获联合国景观大奖
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继世博后滩公园后获“世界景观奖”
杭州西溪湿地管理有法可依
汉版"西溪湿地公园" 金银湖湿地公园将首次"整容" 分页:[1] [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