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贵州大量古建筑亟待修复 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刘辉 日期:[2014-1-2]
-----------------------------------------------------------------

    贵州省现有50年以上的民族传统古建筑约57万栋,其中国宝38处,省级保护140处,县级保护140处,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文化古镇六处,传统村落有90处。面对大量亟待修复的古建筑,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贵州西江古苗寨


    关注

    今年8月,贵州省住建厅首次在安顺市旧州镇,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古建筑工匠培训,“培训会上,贵州省首批100名民族古建工匠,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负责这次培训的省住建厅风景名胜管理处调研员张俭介绍说,贵州省是多民族聚集地,原生态古建筑群数量众多、特色突出,犹如一个鲜活巨大的“博物馆”。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民族传统古建筑正在逐渐消失,有些已无人居住、保护和修缮,新建的很多民族建筑“走形、失神”,使得原汁原味的民族古建筑越发稀有。而传统工艺逐渐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古建筑工匠,缺乏专业的修缮人员。

    他说,对民族古建筑工匠的抢救性保护,成为保护民族古建筑技艺和古建筑的关键。

    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真正的民族古建筑大师,全省不足10人,获得国家‘古建名师’称号的只有3人。”从事古建筑研究40年的张俭,他眼中的大师兼有构思、斟酌、遵循、继承和发扬几方面的才能,是有艺术天分的“匠人”,也是创作、表现的“艺人”。

    张俭说,侗家鼓楼就是贵州省古建筑的代表之一。侗家人称他们的建筑工匠为“掌墨师”,他们凭着一把尺子、一个墨斗、一根香竿,建楼之前一番测量,地形高低、方圆、面积,一座鼓楼的模型已跃然在胸。他们把高高矮矮的柱梁、长长短短的方条和尺码,绘制在“香竿”上,密密麻麻,让外人看着眼花缭乱。掌墨师依据香竿和超人的记忆,凭着矩、规、绳、水、垂木艺五法及精于的榫卯,4根主柱、12根檐柱、上百根瓜柱、上千条穿舫,全以榫卯相接,斜穿直套,犹如蜘蛛网一般,却不差毫厘,严丝合缝,坚固无比。同时,他们还非常熟悉关于侗族建筑的侗歌内容,上梁词、贺楼词烂熟于心,懂“侗书”的择吉习俗;他们不但是建筑师,还是文化传人,这才是大师们真正技艺所在。

    “这些民族建筑大师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例如曾承担过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建造的杨应琪,古建名师,也已经70岁了。”张俭说,他在1980年主持甲秀楼恢复重建时,贵阳市古建队有20多人,现在年老的已去世,健在的早已改行。

    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民族古建工匠,在全省从事建筑的110万农民工中,仅占0.3‰;同时在九个市(州)中分布不均匀,黔东南、安顺、遵义约为80%。 

推荐阅读:

珍视古建筑的"断臂"之美

故宫探秘:“皇家色彩”和“吉利数字”

圈地为实 伪文化产业园繁荣背后藏隐忧

专家: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分页:[1] [2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发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