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来源:中国规划网 日期:[2013-7-30] |
-----------------------------------------------------------------
|
一、世界城市化的模式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大体上有四种模式: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逆城市化。
城市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从城市化道路的差别上看,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模式:
1.同步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货币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所谓“同步”主要是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工业化率(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或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互相协调,城市人口的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比较一致,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提供的城市就业量大体平衡,城市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基本适应。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市化道路,它能够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
2.过度城市化
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所谓“过度”或“超前”是说: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传统的生活、商业性服务)来推动的城市化,甚至是“缺乏工业化的城市化”,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市化。造成过度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推力和拉力,再加上政府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是这种模式。
3.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所谓“滞后”是说:城市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城市化的水平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滞后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措施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前的中国城市化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
4.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又称反城市化,是指城区人口郊外化、城市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或“反”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说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市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集中型的城市化使得城区,尤其是大城市的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居住拥挤、地价房租昂贵、生活服务费用上升、生活质量下降,引起市区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市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转移、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外的往来时间,迁居郊外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会产生较大的不便。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交通的完善、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城区居民能够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汽车燃油成本的上升等,使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市外返回城市正在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居民新的潮流。
二、典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大中小城市基本协调发展、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先扩大后逐步缩小的动态均衡过程。
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先后成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同时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走了一条比较成功的城市化道路,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从过程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大中小城市基本协调发展、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先扩大后逐步缩小的动态均衡过程;从动力实现机制看,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来实现城市化,同时也重视政府的规划和调控功能,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城市化道路。
1.美国
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城镇的发展道路主要是依靠市场的力量。20世纪50年代,由于大中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开始分散化,边缘城市、新城不断出现。美国是一个地方自治的国家,只要财政允许就可以建镇,目前小城镇数量已达2万多个。可以说,美国小城镇的发展基本是依靠市场力量来完成的。同时,移民的到来,也为美国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豪富,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着力培育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主导产业的崛起和形成,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网络的密度更加稠密,城市的地区分布日益均衡,城市等级规模和功能格局也日趋合理。
2.英国
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建立“农工综合体”,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所谓“农工综合体”,就是在农村发展非农业产业,例如食品加工产业等。这些产业使大量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业劳动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政府兴建了20多个“企业区”,对这些企业区实行特殊的政策,这些企业区对吸纳离土农民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英国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此外,英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出台了相关的福利政策,其中包括逐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制定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等。后来英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开始与福利政策挂钩,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提供就业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
推荐阅读:
上海:以街道“边角料”建城市“小客厅”
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
俄媒:莫斯科将建成欧洲最大公园
24个城市试点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分页:[1] [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