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建筑并非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张璐晶 日期:[2013-11-18] |
-----------------------------------------------------------------
|
“无用”山水定义未来城市
作为建筑设计师,马岩松出名很早,他身上被贴的标签也很多:“国内建筑师中标国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国内先锋前卫建筑师”、“山水城市倡导者”,甚至还有“时尚人士”、“广告代言人”等。
对于上述种种,马岩松的理解是:建筑师应该是一个“综合”职业,除了技术层面,还应该是知识分子、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甚至还应该是有些乌托邦情怀、对未来有想象的梦想家。因此,马岩松从不避讳“跨界”。近年来,他频频亮相一些重大的财经会议。去年在瑞士举办的冬季达沃斯、今年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上,马岩松都作为演讲人向许多政商人士讲述他对城市文化建筑的理解。
事实上,马岩松还有许多建筑设计都没有被实现,甚至还被贴上了“怪异”的标签。对此,马岩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做很多东西,不是以实现为目的,实现就要受很多牵制。我认为建筑未来就是这样,就先画出来,进而影响现代人的观念。”
建筑应与人相关
作为建筑师,马岩松觉得很多时候摩天大楼已经成为现代城市里一个很恐怖的存在,因为这些大楼已经成为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和人没有关系。
马岩松认为,地标性建筑是商业时代的产物。“以经济为核心的城市必定会产生CBD(中央商务区),以权力为中心的城市必定会产生‘中央地标’,从人文、环境出发的城市肯定是一个很美的城市。”
曾经有这样的评述: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建筑师的“梦工厂”,所有在其他国家不可能实现的建筑理念都可能付诸实践。但是,这些在这个“梦工厂”落地的作品,不见得都是值得推崇的。
对于中央电视台新大楼,马岩松直言其是一种“新的帝国式建筑”,相比老的帝国建筑,它更有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展现的是力量、权力。
马岩松表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所有人会感到自豪的建筑,但为什么许多奥运会场馆建筑,包括央视新大楼这样的标志性建筑,大家都没感觉,说不上好看不好看,或者不好说?因为“人们反对的不是地标性建筑,而是与他们生活没有关系的地标性建筑。”马岩松说。
因为批评这些标志性建筑,有人以为马岩松“反对商业化”。对此,马岩松的解释是:未来城市追求的人文理念与商业化本身并不冲突。“未来的高密度城市也可以以景观为出发点,而不是一座座用来显示资本和实力的象征物。”
马岩松近期再次受到关注,是因为他的MAD建筑事务所中标了比邻朝阳公园的某地产项目。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又一新的地标性建筑即将诞生。“马氏地标”和他所批评的地标有什么不同?马岩松说,在这个项目里他想创造一个环境,把自然、流水、山谷等等这些城市里不太常见的自然景观都呈现在这个项目里,用“借景”的方法把朝阳公园的景观融入到建筑中来。大楼本身像山峰的样子,也会让人感觉这是公园的一部分,做到“城市中的山水意境”,体现东方人一种梦想的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
"拆旧建新"莫丢失城市文化底蕴
评论:"拆旧建新"莫丢失城市文化底蕴
三中全会后国务院将布局城市发展规划
蓬莱获首批山东省森林城市称号 森林覆盖率达47%
分页:[1] [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