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向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前进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魏东蔡文龙李志海 日期:[2012-5-24]
-----------------------------------------------------------------

    黄河与大海的激情碰撞,奏响黄蓝文明那响彻古今的雄壮乐章。

  黄蓝国家战略水乳交融,东营迎来迈向更高文明形态的新纪元。

  今年2月,东营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一个新的宏伟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这是东营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后的战略选择。

  这是东营实施黄蓝两大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由之路。

  这是东营人民追求更加和谐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东营要建设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市,是生态化、工业化、城镇化高度融合的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环境互促共赢、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市委书记姜杰认为,对一个城市来说,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力地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担当是保证

  在国家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东营市是山东省惟一全部纳入两个区域范围的城市。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区域总是在特定时期抓住特定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东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以生态文明为发展方向,以实施国家战略为重要抓手,精心谋划,稳步实施,着力把东营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一项全新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宏伟事业。机遇在手,不等于胜券在握,浪费机遇无异于放大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市委书记姜杰的话掷地有声:“担当成就伟业。抢抓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机遇,需要的是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奋力开拓的担当精神。必须切实增强担当意识,提升担当能力,落实担当责任,真真切切地把担当精神渗入到骨髓里,熔铸到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伟大实践中”。全市上下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以生态文明为方向,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

  一是牢牢抓住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两个关键。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抓好总投资1600亿元的107个重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开发大发展。牢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实行项目直通车、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

  二是充分发挥市属经济和县域经济两大主体的作用。市属经济重点打造中心城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三个增长极。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绿城集团继恒大集团之后进军东营,建设国内顶级城市综合体;中国家居流通行业第一品牌红星美凯龙在东营开工建设30万平方米的全球家居广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天鹅湖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集岛屿度假、湖区观光、温泉休闲、水上运动等于一体的国际湖岛生态旅游胜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起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已纳入商务部重点调度的国家级开发区,力争尽快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港区城一体发展的思路,发展临港经济,打造重要的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和国际物流港,五大生态工业园和三大物流园建设进展顺利,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区。县域经济,以园区为载体培植支柱产业,对县区充分放手放权,支持探索创新。落实好出台的《关于加快试点强镇建设的意见》,支持强镇发展,培育一批突破跨越的典型。实行市委常委包乡镇、副市长包企业、油田二级单位对口支援等措施,全力扶持利津加快科学发展步伐,促进落后县区迎头赶上。

  三是着力强化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两大推动力量。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服务力度,发展大批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民营企业达到16家,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力军。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中日生态城、中美新能源合作示范产业园区建设,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东营,2011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102.2亿美元,服务外包和对外经济合作跃居山东省前列。

  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项目是支撑

  实践证明,大项目、好项目是拉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东营始终把推动大项目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都确定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东营工业总产值已超过8000亿元,正向1万亿元目标迈进。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6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5.27亿元,年均增长22.5%。

  东营产业层次大幅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工厂化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产业开始起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快速发展,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东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绿地69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39.7%,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在37个参评城市中终评成绩第一。

  今天的东营,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说,黄蓝经济区建设一定要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否则就有愧于省委、省政府的期望,有愧于全市人民的期望,有愧于黄河三角洲这片热土的期望。

  2012年,东营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今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对2012年确定的3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安排部署,这些重点建设项目既有去年的续建项目,也有今年的新建项目,投资估算在千亿元以上,是历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次。市里明确要求,这些重点项目年底绝大多数必须竣工投用。

  东营,已经甩起膀子大干起来!天鹅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沃飞电子公司裸视3D产业园、玉昊隆公司薄膜太阳能模组项目等正在加快建设;金湖银河生态工程、黄河三角洲动物乐园和生态林场等全市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并已取得重大进展……

  东营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和财团的格外青睐,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前来东营投资发展。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东营着力打造的高端产业区,在这个区域力图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建成全省乃至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截至目前,飞利浦裸眼3D电视、科隆动力锂电池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产品成功下线,梧桐集团直升机、力达新医药港、天安基平板电脑、同仁国际健康城等33个重点项目已落户,发展态势喜人。以电子信息、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新材料为主的高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和增幅均居山东省前列。2011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东营命名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示范城市”。

  东营港临港产业区,依托东营港,实行港区城联动,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建设高效生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当前,重点推进的投产和在建项目达到54个,生态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正加快培育壮大。

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化研究特色与问题

绿色城市化之路该怎么走

辽宁:沈本产业大道9月将现绿化带

广东:深圳2015年中心城区绿化规划媲美新加坡

分页:[1] [2] [3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梧桐树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