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日本城市化三大难题化解启示 |
来源:时代周报 日期:[2013-5-10] |
-----------------------------------------------------------------
|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笔下的《平成狸合战》所反映的,是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扩张与自然及乡间生活的矛盾,其取材自东京附近的多摩新城计划。
一群住在东京多摩丘陵森林里,有着数百岁寿命的狸猫,原本安逸的生活环境遭到人类大规模建房的破坏,狸猫们为了自保,决定重新练起古时狸猫留下的变身术,攻击人类的卡车、恐吓建筑工人,甚至化身为人试图与人类一决胜负。
现在的多摩新城,是日本代表性“新城(NewTown)”之一,诸多大学、企业和现代化住宅落户其中。因其富有现代化色彩并且便利先进,很多影视作品也经常在这里取经。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当然,在成功背后,也伴随着污染、资金缺乏、土地纠葛等问题。
近邻日本,按照学术界的一些定义,上世纪70年代便完成了城市化。它近一个世纪的城市化进程,对于中国来说,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如何消解大城市人口膨胀以及土地、资金来源等问题。
城市人口爆炸
狭小的街道,密布的电线杆,鸽子笼一样的房屋,是人们对日本都市的一大负面印象。事实上,在日本乡间如多摩新城一类新城,环境优美,街道宽整,人均居住面积也很大。前者大多出现在超级都市里,这也是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当时,过多的人口涌入城市而配套设施和规划不足。
作为曾经的典型农业国家,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没有太多城市的概念。在古代日本的语境里,“城”更多指的是城堡和要塞。“町”一词才是类似常识意义里的城市,直到现在,日本城市里的街区还是以“町”表示。
“日本城市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但是,如果以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来说,应该从日俄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开始,完成的时间则因人的理解而异。比如现代化住宅,下水道和自来水,交通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和能源供给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完备,连东京、大阪这样的城市也花了60多年,当中也要考虑到地震、战争、人口急速增长等造成的破坏干扰,导致了完成时间的延长。以东京为例,到东京奥运会举办的1964年之后,基本上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日本学习院大学经济系教授石井晋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解释。
从巨型城市在农业型社会的出现这点看,日本和中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18世纪时,江户(东京的前身)已经拥有百万人口,和当时中国清朝的北京一样,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座达到百万级人口的城市。这个历史遗产持续到现在,当很多人质疑北京已经人口太多,城市发展已到极限时,东京也有类似问题。
“日本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在1950年-1970年之间集中爆发,以人口爆炸为例,上世纪50年代东京都范围内人口是1300万(占日本人口数的15.5%),到1980年就增加到2900万(占日本人口的25%)。”日本北海学园大学经济系教授浅妻裕向时代周报表示。
即使目前日本全国的人口都在下降的时候,东京人口还在增长。这就带来了诸多问题,以至于一直有提出建立“副首都”或者提高大阪地位的呼声,日本热门政治家桥下彻就以强调“大阪第一”而闻名。
日本立教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松本康向时代周报提出:“日本主要的城市多数是在那些形成于17世纪的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一直要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化开始,才有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但是真正急速的城市化,应该是从1955年-1975年。现在,对日本城市化来说,不应使用完成这个词,而应该说‘更新’。”
日本城市化和高速经济成长时期有重合,从1950年-1977年,日本城市化率从37%上升到76%,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1955年城市人口比例升至56.1%,农业人口下降至41%。三大城市圈(东京、大阪和名古屋)正式成型,使日本成为城市和郊区人口占多数的国家。1960-1970年间的城市化水平以年均2.51%的速度增长,是整个国家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到1970年,72.1%的日本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我居住的地方是神奈川县川崎市,和横滨一样都是神奈川县内大力推行都市化的区域。主要的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开放都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农业,也保证产业的多样性,城市化应该多考虑这点。”日本神奈川县居民中来田先生向时代周报表示。
1970年由当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提出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是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事件。这个计划包含三方面内容:工业重新布局、改造旧城市和建设“新25万人口城市”,以及建设交通通讯网络。城市化为其三足之一。
和中国现在以推进城镇化促进内需相似,日本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同样是由于当时田中角荣感觉到当时“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某些因素,正在或已经消失”。列岛改造计划很多地方就是针对日本城市化的一些问题如过度的大城市病。田中希望通过推行城镇化,让人口和资源流向东京、大阪之外的中小城市。
田中对实现“改造计划”抱有很大希望,但这种乐观态度是以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为前提的。不过田中最终垮台,列岛改造计划的很多部分也是不了了之。直到今天,“一国集于东京”的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甚至在目前严重影响到了日本的地震重建,因为福岛等灾区的人口过度稀少和老龄化,难以重建。
地方财源受限
推行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国家资金投入,目前在中国已经诱发令人关注的地方债问题。在日本,这个问题同样存在,而且也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推进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问题到现在依然没有解决,并持续发酵。
“日本城市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税、国税和地方债,在此之外,政府所有的金融机关的融资、民间金融机构的融资也会成为一部分来源。即使在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地方债也成为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各地的道路建设和都市再开发需要一大笔钱,另一方面,日本经济通缩和人口减少等导致税收减少。”石井晋介绍。
推荐阅读:
北京为湿地保护单独立法
深圳:城市更新改造到西方“取经”
骑行闽江畔看三大景观圈
新概念城镇引领城镇化大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