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城郊湿地景观将变身城市中心公园 |
来源:燕赵晚报 日期:[2011-5-16] |
-----------------------------------------------------------------
|
滹沱河3号水面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鸟瞰图。
滹沱之舞桥廊效果图。
三大原因“促成”景观提升工程的实施
此次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整合规划面积为125万平方米,实际场地设计面积109万平方米。
那么,为什么要对3号水面实施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呢?滹沱河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生态环境。”该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提升工程将运用生态学的观点,通过营造多自然型河流的景观,初步恢复滹沱河湿地及生态环境,真正打造充满生机的绿色河流。
其次,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中河规划概念的提出,湿地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其功能将逐渐由城郊的湿地景观演变为城市中心公园。而在发挥湿地景观功能的同时,也需要打造具有城市文化的公共空间和景观节点。而且,随着石家庄新城规划的发展,滹沱河已经成为连接石家庄、正定及滨河新区的形象地带。
“最后是河流的承接。”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生态角度看,规划区段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为下游4号水面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4号水面绿地以及已建成的太平河绿地共同构成生态功能突出的绿核。
从景观上看,规划区段景观与4号水面形成呼应承接,构成有节奏的景观序列。在河流形态上,由湿地景观向开阔的水面过渡,构成了整条河流由溪谷向开阔水面的承接。
水面现状
植被种类单一,缺乏植物群落层次
观水鸟、坐快艇、在浅水中嬉戏……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自然景观、便利的交通等,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滹沱河3号水面总会吸引众多市民前往。
不过,负责景观改造提升工程设计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家们认为,作为城市生态缓冲地带,滹沱河3号水面除了应恢复良好的湿地自然景观,还需要与景观带连接打造吸引游人的空间,开辟有活力的开放空间。
同时,由于水面紧邻城市主干道,需要打造富有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子龙大桥上观赏需要有大气的景观效果。
然而,现在,3号水面的植物密度不够,种类单一,且多为野生,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观赏性植物景观;湿地内没有形成植物群落层次;杨树林有作为较好背景的潜力,但缺乏层次且种植过于生硬规整。
规划目标
实现动植物、人、城市与河流的共荣
谈到滹沱河3号水面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的设计理念与定位,滹沱河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是这样归纳的:河流与城市——参与,滨河景观体验;河流与场地——接触,湿地亲水体验;河流与生态——欣赏,生态涵养。
对此,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滨水景观,就是可以让游人体验河流的利用;湿地体验,则是回归自然的湿地;至于生态涵养中的步道+岛屿,其实是让大家欣赏身边的河流。如此一来,河流可以与城市共同成长,滋润哺育,可以恢复场地的生机、活力,营造生动的自然共荣。
对于滹沱河3号水面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的定位,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工程将把对自然的人为改造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尽可能保全珍贵的自然;将滹沱河与人的活动记录、延续,发展成为未来更加生机勃勃的新滹沱河;实现植物、动物、人、城市与河流的共荣。
带给人们回归母亲河的美好记忆
“滹沱河3号水面的景观改造提升以生态学为基础,将恢复滹沱河湿地的生态和环境。”滹沱河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将着力营造与城市文化,滹沱河整体(上下游水面)延续的滨水景观、湿地景观,设计富于河流文化又适于观赏的大尺度景观节点。色彩明丽造型动感的廊桥等节点,与4号水面的城市新叶形成呼应,与对岸冀之光形成对景,使3号与4号水面的景观序列有机结合。为人们亲近湿地,欣赏湿地、体验滨水空间、营造多样丰富的景观提供可能。
“我们希望,生机勃勃的多自然型河流,会实现人、城市与河流的共荣,带着人们回归母亲河的美好记忆。”望着3号水面,这位负责人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分页:[1] [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