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绿道“穿针引线” 公园不再只是孤立的色块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闻涛 日期:[2010-9-20]
-----------------------------------------------------------------


    专家访谈 出场专家

    四川林科院前副院长王锡金

    绿色节点有效串联形成更大面积绿地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对于成都绿道体系建设中公园体系的打造,四川林科院前副院长王锡金用了这样一句开场白。在他看来,通过中心城区公园体系的打造,真正将公园与城市绿地、景观廊道亮出来,并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道体系,不仅大大增加了城市绿量,也给老百姓的日常休闲,提供了更多的场所。

    多层次的公园体系

    大大增加城区绿量

    “这次的绿道体系中,中心城区的公园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公园体系。”王锡金介绍说,在城中有5个大型公园的开敞式改造,这样一来就是要消除以前的“隔断”,让这些公园成为一个全开放的绿地,供老百姓休闲娱乐。而在老百姓生活的周围,有街头绿地和小游园作为载体,让老百姓能够足不出街感受到这样一种幸福的绿色生活。而再有一层就是星罗棋布的市政公园,分布在各个区域中。这样一来,三层体系的网格化覆盖,实现了公园与城市绿地的相互连接,“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公园网,最终形成中心城区的公园体系。

    王锡金介绍说,这些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公园星罗棋布,不仅增加了整个城区的绿量,同时有了绿道的连接,还能让我们更方便地进入公园,这样串联成片,把整个成都的绿色节点都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大面积的绿地。这样一来,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都将大大提高。

    形成“近自然林”

    让人们更亲近自然

    今后的公园体系和我们整个绿道,构成了我们整个成都市更大的绿化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向我们城市提供氧,同时还能减缓城市市区的热岛效应。

    王锡金在介绍中,还提出了“近自然林”概念,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的绿道建设或是绿化建设,都是向大型化、大色块化这样一个趋势在发展。“人类要亲近自然,就要有一种近自然林的观点。”王锡金告诉记者,在我们的绿道系统建设中,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功能稳定的近自然林。“从园林美学角度来看,接近自然原始的、生机勃勃的、不断变化的景观是最美的。”

    王锡金同时建议,在公园体系的建设中,不管是大到周边的市政公园还是小到街头绿地,都应该进行精致地雕琢,在景观营造上,尽量选择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体现成都的特色。而且,王锡金认为,各个公园的打造,都应该结合当地的地方文化,体现一种景观内涵。 
推荐阅读:

西宁市拟建“历代咏青诗选碑廊园”

森林开县 一座滨湖生态花园城市(组图)

哈尔滨湿地建设走在治水理念前端 今夏湿地生机勃勃

南涧:打造公路沿线“绿色走廊”

分页:[1] [2] [3] [4] [5] [6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