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十大目标工程创建绿色温州 |
来源:温州日报 日期:[2010-10-11] |
-----------------------------------------------------------------
|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特性,以及各种工作量之间的比重关系。比如,山区森林种植成为市域绿化的主体;平原、城镇虽然地域面积小,但绿化任务重;河网沿线绿化不可忽视等。日前,我市的已进入实施阶段《温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0-2012年)规划》,将这些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和量化,从而使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有了指导性的纲领。
山区森林:碳汇造林正当时
以往,我市采取封山育林、荒山绿化、迹地更新等手段保育山林。如今,碳汇造林正成为山区绿化的新亮点。
为此,我市将实施《碳汇林业发展十年规划》:今后10年里,计划开展碳汇造林项目20万亩,森林抚育经营碳汇项目50万亩。其中明后两年,要启动碳汇造林项目3万亩,森林抚育经营碳汇项目8万亩。
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上,生态公益林是重点。这主要是通过加强山区低质低效林改造,改善林分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和生产力,实现森林固碳功能最大化和碳汇总量的快速增长。重点公益林分布区,要实现森林经营碳汇项目8万亩。
在碳汇林业建设资金上,除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外,我市还将开拓多种筹资渠道。比如,发动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捐资,加入温州绿色碳基金专项;与建设银行合作,设立个人购买碳汇的销售点等,计划在今后3年筹集6000万元以上资金。
城镇绿地:实现城镇森林化
城镇绿化的主要原则就是大量栽种树木。各县、市城区,重点抓好建成区绿化和环城绿化带建设。每个县级城区都要建成一座高标准公园,建成一批绿化精品街和街旁绿地,整体提升县城绿化水平。加强环县城绿化带及出入城区口道路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9平方米以上,单位庭院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其中乔木树种面积比重达到70%以上。
同时,各城镇要编制镇区绿地系统规划和实施方案,利用镇区街道、水系和周围的自然条件植树造林,建设城镇绿地系统的骨架;每个镇区建设、改造一两个公园或广场绿地,建成城镇绿地系统的核心;按照半径500米的要求,控规布局和建设街头游园、社区绿地。
平原林地:铺设绿色林网
平原林网建设包括海岸基干林带、平原农区林带和村庄绿化等工程。加快沿海、沿江、环岛防护林海岸基干林带建设,能构筑第一道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屏障。特别是新围垦区要按规划建设沿海防护林,建成泥质海岸基干林带250公里、基岩海岸基干林带550公里。
同时,加强以平原农区水网、道路网为重点的农田林带林网建设,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并突出体现江南水乡在绿化上的美学要求,实现大地园林化。通过新建2000公里和补植改造完善3000公里林带林网,使全市150万亩平原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防护林网主体配置高大乔木树种,网格面积在20公顷以下。
此外,以沿海平原地区交通干线沿线村庄为重点,实施1000个行政村绿化,在完成待整治村绿化、绿化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改造提升,建设森林村庄,逐步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的格局。
通道绿化:打造绿色风景线
陆域交通干线绿化上,将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县乡道两侧绿化带和两侧山体一面坡为重点,加强沿线绿化和林相改造,体现绿化景观与道路等级相匹配、绿化布局与城乡人文环境相协调。
220公里铁路森林通道,两侧宜林地段各建成15到20米宽乔木绿化带。280公里高速公路森林通道,两侧宜林地段各建成20米宽乔木绿化带。国省道、县道乡道,也要各按《规划》要求,在每侧宜林地段栽种乔木绿化带。
江河森林景观带建设上,以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绿化为重点,通过新造、林相改造等方式实施绿化,建成长度约300公里,宽度10到20米以上的“三江六岸”森林景观带。
河道宽度20米以上的内河,两侧各建乔木林带宽度5到10米以上。并结合河道整治,对温瑞塘河河道两侧进行统一绿化种植榕树,配置其他乔灌木树种,建设独具温州特色的塘河生态文化森林景观带。
推荐阅读:
都来为合肥“抹”一把绿色
三北地区:让沙海变成绿洲
南昌:滕王阁景区二期改造动工
山西晋城坚持城乡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园林村建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