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古代都城文明展北京:皇都典范 不朽之城(图)
来源:洛阳网 日期:[2009-11-4]
-----------------------------------------------------------------


    二、北国之都

    ——辽、金时期的北京


    秦汉蓟城继承了东周燕都蓟城。秦汉至隋唐时期的蓟城是北方军事重镇与交通枢纽。西晋蓟城的位置相对秦汉蓟城向西有所移动。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蓟城(隋唐、五代时称幽州)位置没有大的变化。公元938年,辽升幽州城为“南京”作为陪都,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北京,称为中都或中京。北京成为封建王朝的正式都城。

    公元605年~610年,隋炀帝为了运粮至蓟城以备东征,开凿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北起蓟城南郊,南到苏杭,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修建推动了北京与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交流,在北京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汗之城

    ——元大都

    公元1215年,蒙古军队攻破中都城,将金朝皇宫付之一炬。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原金中都的东北郊,以琼华岛为核心,营建一座新都城。这就是元大都,蒙古人称之为“汗八里”,即“大汗之城”。由于金中都所依托的莲花河水系水量渐少,已不能满足城市供水需求,大都城的规划设计首先从满足城市水源的角度,对河湖地貌等自然条件做了因地制宜的改造。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礼制与儒学思想,使城市布局从理念和功能上具有了完整的规划。大都城在北京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今天的北京城,就是在大都城的基础上改造、扩建和发展而来的。

    在历代都城设计中,元大都的平面设计最接近儒家所推崇的理想设计方案,即《周礼·考工记》中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在大城的平面设计上,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也是宫城的中轴线。同时还确定了全城平面布局的中心——中心台,以此为中心点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取适当距离确立大都城的城墙四至。它突出了宫城的位置,体现了皇权至上的都城规划指导思想。

    四、皇都典范

    ——明清北京


    1368年,明军攻下元大都,改大都为北平。成祖即位之初,改北平为北京,开始营建新宫,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明北京城基本承袭大都城的格局,特别是沿用大都城中轴线。清朝定都北京,沿用明代旧城,总体布局没有改变,街道系统大体如旧,只在局部建置和市政管理上有所不同,重点在于大规模开发了西郊园林,营造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明清北京城布局更趋严整,气势恢弘,建筑壮丽,是古代帝王之都的典范之作。

    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徐达等攻克元大都后,明朝即开始在沿边修筑抗击元蒙残余势力的关隘、城体及烽堠。此后,几乎每一个明朝皇帝均把修筑长城当作一件大事。长城的主体工程约在公元1600年左右基本完成。明朝把整个长城分为九大段管理,号称“九镇”。北京的长城包括蓟镇和宣府镇两段,东起山海关,西至西洋河(今山西大同东北),全长1100多公里。“四镇三关”是指该防御区内的蓟镇、昌镇、保定镇、辽东镇及居庸关、紫荆关、山海关,均为京兆辅地,防守冲要。

    明初,将元大内宫殿拆除,大都城的北城墙向内缩进约五里,亦开两门,即安定门、德胜门,城区面积缩小约40%。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始,历时15年,营建北京城。在元大内宫殿的废墟上重新规划营造了宏伟瑰丽的紫禁城;南城墙向外拓展近二里,开三门,即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官衙则布置在皇城千步廊两侧。四面共开九座城门,其涵盖的范围也即旧日所说的北京内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开始修筑九门的城楼,门外设立箭楼、瓮城,并在城墙的四角设立了角楼。

    因受到北方蒙古部族的军事威胁,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在城外加筑一道外郭城以加强城防。但仅完成南城墙,开七门,北京城遂呈“凸”字型,有了“内城”和“外城”之分。

    明紫禁城在元大内故址上稍向南移,其东西两面城墙位置不变,分别缩减其北端,延长其南端,形制仍为南北纵长的长方形,依旧处于全城中轴线的最重要的位置上。古人认为紫微星垣高居中天,众星环绕,永恒不移,是天帝之居所,遂以此来象征皇帝所居之宫城,称之为紫禁城。

    (文图选自北京市博物馆为“中国古代都城文明展”提供的展览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

分页:[1] [2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于会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