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
来源:中国园林 作者:吴良镛 日期:[2006-1-6]
-----------------------------------------------------------------


    由于园林事业的大发展,园林专业需要展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经提出“从城市概念到区域概念———城市科学与区域科学”[3],同一道理,园林学的发展也应该如此,要从城市绿地展拓到区域生态、区域风景、人文景观,即要探讨“大地景观”(earthscape)(1958年毛泽东提出“大地园林化”,时至今日,仍应珍视其积极意义)。中国名山大川、名胜之地众多,在城市化、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地、千方百计地予以保护,以免受到破坏;同时,在少为人知的地方也宜审慎开拓,张家界、九寨沟就是例子。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滇西北“三江并流”列入人类自然遗产,更足以说明。三峡建坝后,并非万事大吉,对整个库区所在地的城市带来了不同破坏,城市与自然形态需要再创造,山水风景之保护、生态环境的整治与改善等是新的特殊课题,应有新的探索,新的开拓;以后这一类巨型公共工程还会很多,吸收三峡库区的经验教训,将使我们在大型建设中更审慎地对待自然。西部水利开发中,更应接受教训,多倾听不同专业的意见。 

    借此机会,对园林学的发展谈一些个人意见。一方面,如前所述,“庭园、公共绿地与园林系统”与建筑学、规划学虽技巧各有天地,其理则一;另一方面,不能忽略从城市到区域,从咫尺园林到大地景观,不仅是空间尺度上变化,量变引起质的变化,在规划着眼点、规划内容、规划方法上都引起了重大的变化;其中自然、人文等地理因素是相当关键的,要全新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对园林来说,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与建筑、风景园林综合创造的杰作,是凭借大江大河艺术创造的大手笔,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江苏常熟是将自然山水(虞山、尚湖与河流的改造)、人文积淀(言子墓等)、城市建设、城市设计融为一体、超越时空的巨大艺术创造,“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多么美的描述。又如桂林山水,笔者曾通过郭熙句“山得水而壮,水得山而媚”,有了更深的理解,笔者更补上“城得山水而灵”(此处“灵”即昔周德清“灵气往来”之谓),这样“山—水—城、人工—自然、诗情画意,结为一体。上述常熟、桂林是中国“设计结合自然”的最佳案例,可叹近来的发展却用一般的建设观念、方式、技术来建设,桂林就丢掉了它特有的山水特色,中国各个地区山水各不相同,风韵各异,不认真欣赏、“研读”、细加体会,就用一般化的方式大干起来,难免流于庸俗,甚至横遭破坏。

    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对自然景观的发现和恰如其分的创造。今天的风景名胜都是千百年来独具慧眼的开拓所为,并经过时间的洗练,而终成精品。这方面可贵的文献很多,故事也很多,即以脍炙人口的柳宗元《永州八记》等来说,他在对永州、柳州等山水的开拓,独具匠心,值得学习。

    第一,寻找未经开拓的“处女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

分页:[1] [2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可可树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