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明确“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在校区内共同策划、筹备、建设一所成都自然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地标”。
2017年,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向全球征集概念性设计方案,计划打造一个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科普“文化综合体”。6月5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经过国内外6家顶尖设计院激烈PK,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公司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他们合作共同赢得了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国际设计竞赛。最终敲定的设计方案也已出炉,在这群设计灵感爆棚又充分尊重场地策略的设计师们的匠心独运之下,成都自然博物馆一步步从概念变为现实。据悉,成都自然博物馆总投资约12亿,净用地约51.06亩,园区面积92亩。未来它将是一个创新性的展览和教育空间,常设临时展厅、互动展厅、礼品店、咖啡厅、电影院和室外空间。
蜀山、蜀道、蜀水 博物馆“川味”十足
成都自然博物馆选址在成都市成华区成华大道十里店路以东,二仙桥东三路以北,成都理工大学西侧。整个地块呈三角形,左临成华大道,右临东风渠滨河景观带。将在成理博物馆现有建筑基础上进行建设。
因此,在建设中,将拆除原有建筑的穹顶及外墙,保留框架楼板,拆掉建筑东南角部的部分主体,向河流方向打开,加入新的拱形支撑,围合出圆形室外剧场。大跨度的弧形拱断面构成室外剧场的投影界面,激发演出活力。
馆内将采用AR技术、全息技术、4D影院、球幕或VR影院等技术手段让展品说话、让化石复活。展教并重、互动探究、多元体验的自然博物馆,将成为成都市又一个文化地标。这里既可演绎地球的诞生与地质的变迁,又可展现生命的诞生和物种的演化,还能进行时空漂移、文明史诗等科普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这将是一座“川味”十足的博物馆。据悉,设计师将挺拔巍峨的雪山融入博物馆的外部造型,用山峰岩石的形态与蜿蜒参差的裂缝肌理表达出板块的运动与地质的变迁;追忆蜀道,行走栈道的体验被带入博物馆的内部空间,用天桥和长廊象征蜿蜒盘旋的蜀道意境;游赏蜀水,设计师将理水引灌的古代智慧引入博物馆的室外园区,用弯曲的水流和倒影水池体现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蜀山、蜀道、蜀水——建筑以抽象地理的方式,再现自然的伟大与人工的神奇。
博物馆的植物群象征着四川农业传统的丰富色彩,将现代农业产业的光环带入城市。倒影池和水路象征着岷江和东风渠。景观设计反映了复杂的四川地形和植物世界的多样性。一位专家评委称赞道:“本设计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在保持了博物馆垂直的视觉印象的同时,打造了空间横向的人行尺度体验。该方案将建筑、景观和周围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
科技、互动、体验 博物馆超“酷炫”
除了凸显四川特色,科技感满满的成都自然博物馆也是“酷炫”十足。博物馆内将加入许多先进的科技互动,如实时反映东风渠大数据成像,参观者站在屏幕前就能了解到东风渠的水质状况、河水成分等。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将使用增强现实技术,破解展品年代(如恐龙蛋)、给墙上的化石赋予生命等科技展示,将科普进行到底。
根据设计规划,自然博物馆共有四楼,一层为中央大厅及临时展厅;二层为地球的诞生与地质变迁;三层为动物的诞生和物种的演化;四层为展望未来和科普体验。
临时展厅位于一层,便于单独开放。24小时开放的商业与文创区结合地铁接口,设置于负一层;科普教育区集中于一层与负一层,增强其公共性与易达性。负一层藏品修复区也可向教育区开放,观众可现场观摩化石与标本的制作。
以进化史的观点组织自然博物馆的展陈。主要展厅布局于中庭南北的六个人工山体,展陈体块的水平分布暗合了生命进化各阶段的横向分类逻辑,竖向动线则对应46亿年生物进化的纵向时间线。
建筑东侧设置面向河流的空中玻璃长廊,观众的视线既可以与展厅互动,又可以180度全方位观赏河流与城市的美景。长廊向上倾斜,也示喻了一场在恐龙时代的穿越之旅。
博物馆的建筑材料采用四川本地典型的石材,外部纹理质感与石材的天然沉积特征相一致。石材表面有机地增加透光孔,在白天就好似山顶的皑皑白雪,在夜晚就好似点点繁星,象征天体和地质存在的演变。
不仅如此环保贯穿设计理念,馆内的每一处,都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影子。既利用太阳能做自然采光设计,也利用其进行光电转换;通过中庭热压拔风的效应促进自然通风;通过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最后还利用东侧河流的优势进行水源热泵的设计,并利用ERV 进行空气预热或预冷,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交通便利:地铁8号线直达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靠近地铁接口的地下一层布置商业服务与文创业态。并将活力商街与下沉广场串联,形成属于城市的24小时活力空间。夜晚,博物馆关闭后,市民还能在下沉广场,活力商业以及室外展览、室外剧场进行娱乐活动。将来,地铁8号线会在博物馆西侧设置站点并预留有地下接口。市民走出地铁就可直达成都自然博物馆,可谓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