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品名称: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景观设计 |
|
设计单位: |
|
作品地点:深圳 |
|
|
深圳湾体育中心地处美丽的深圳湾畔,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商业文化中心东北角,东临深圳湾15km滨海休闲带。南临深圳湾内湖,西临科苑南路,北临滨海大道。规划用地面积为30.774万m2,总建筑面积约32.6万m2,是点缀在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圳湾体育中心通过白色的巨型网架结构将各种功能空间进行整合,造型独特,好似一只大大的蚕茧,横卧在深圳湾畔,“春茧“由此而得名。
配合“春茧”造型,室外景观犹如绿色的地毯,柔和地映衬着“春茧”。深圳湾体育中心作为大型的体育场馆,其景观与室外设施交融形成以3个标志性广场为核心的空间布局。3个广场分别为大地广场、绿树广场、海韵舞台。大地广场位于场馆西侧,与商业配套相连接,除了能作为繁华的时代商业广场之外,也能作为户外活动、举办小型演出及节日庆祝场地。“春茧”中央部分的绿树广场,与建筑结构主体结合,在中心庭院内种植竹林,象征着不断向上延伸的含义。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蕴藏在春茧中无限的生命力。场馆建筑设计时,在东端打开了一个方形的口,在体育场的观众席上可通过这个开口眺望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及海景,被称为海之门。海韵舞台与海之门相连,为海之门的室外延续景观。通过海韵舞台将海景引入到深圳湾体育中心内,配合瀑布和喷泉景观,视觉上形成海景与水景的连续,体现了深圳地域特征。除此之外,将大型体育场馆的功能与景观设计密切结合,形成了入口花园、台阶花园、方块花园等景观场地。与海韵舞台相连的淙泉之道,犹如淙淙小溪流淌在柔和苍翠的草坪间,配合步行道为人们提供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缓跑径为用地周边的回游小径,除了具有运动的功能外,也将各景观空间有机地连续起来,体验步移景异的景观乐趣。
设计时充分考虑景观性的要求,如西侧的大地广场,作为该地块唯一可吸引人停留的场所,景观场所的设计考虑多功能复合使用的可能,采用组合绿岛的设计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分割,同时保留其大空间,以利于多人聚集的商业或文化活动,及城市公共空间中自发的多样性活动的开展,对聚集人气形成丰富的城市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将其西侧绿地打开,加强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平日为休闲空间,丰富地面铺装景观,有需要时可搭建成临时舞台;靠建筑部分增加绿化景观,为裙房创造更好的景观空间。
景观设计贯穿了生态的理念,在应对高温及蚊虫等本地突出的问题方面,采取干雾降温,灭蚊系统等相应的措施。夏季的室外空间需要创新的方法来击退炎热,而干雾发生器安装了特制的喷嘴,能产生0.01mm大小的微小水滴,当薄雾蒸发时,就能带走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3℃。使人体感到舒适。高效灭蚊系统依靠热量引诱、湿气引诱、光谱引诱、颜色引诱等项目引诱雌性蚊子进入机器,利用乳酸溶液,将其杀灭。与传统的灭蚊方式相比减少了对人及益虫的伤害、病菌的传播及二次污染。
深圳湾体育中心的植物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细致的群落配植,令现代的城市景观浑然天成地过渡到优美的海滨自然境域。深圳湾体育中心作为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上的重要景观节点,其植物设计上延续了深圳湾“生态恢复,景观恢复”的设计初衷,以多样化的植物品种和复合式的群落配植,营造高绿量、生态型的植物景观,修复因城市建设而割裂的生态廊道,完善区域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中,针对深圳夏季炎日的气候条件,以冠大荫浓的地带性植物为骨干树种,为大面积硬质铺装的体育场馆周边提供更多的遮荫,有效地改善区域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倡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在设计中引入“生态绿墙”的生态技术,对地下车库出入口等生硬的建筑墙体进行垂直绿化,在美化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充分将生态理念贯彻于设计之中。深圳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滨城市,作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的主场馆,深圳湾体育中心也是向国际展示深圳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之一。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上,配植多种乡土植物,着重四季开花植物的应用,重点位置点缀棕榈科植物,突出深圳南亚热带海滨城市的景观特色。围绕“春茧”这一主题,深圳湾体育中心的植物景观设计用植物的语言营造四季动感变化的“多彩之丘”,在景观艺术中融入文化内涵。在设计中,运用具有文化寓意的特色植物形成以“四季物语”为主题序列的植物景观:“新榕春机”、“绿茵夏花”、“蝶舞秋菊”、“红棉冬韵”。
总之,在整体景观设计中,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削弱大面积功能场地带来的生硬感,实现了个性花园和功能场所的有机搭配与多彩演绎,并与深圳湾海滨休闲带相呼应,打造了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地域标识性景观。
推荐阅读:
龙卷风——台北歌剧院设计方案
纽约某医院景观设计
绿湖城市商业中心设计规划效果图
重庆经开区孵化楼项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