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四川泸沽湖女儿谷景区建筑设计
   作品名称:四川泸沽湖女儿谷景区建筑设计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作品地点:四川省泸沽湖


 

    泸沽湖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是著名的女儿国所在地。女儿谷景区,原古拉新区,距泸沽湖镇一公里,是作为服务于泸沽湖景区的游客接待区。整个区域为一狭长谷地,总用地约30公顷,包括一个摩梭人文化博物馆、摩梭风情购物街、游客接待中心、一个三星级宾馆、水疗中心、一个四星级宾馆和一个摩梭演艺中心,后两个建筑作为二期实施,总建筑面积将近5.7万平方米。

    根据对用地范围的坡度、坡向、地基、冲沟等自然地形的分析,并结合各功能区的任务要求提出了总体布局的原则,即:一东一西两个核心。东部核心为由摩梭演艺中心、博物馆以及风情购物街的起点围合的文化广场。西部核心为路北侧的两个星级酒店以及水疗中心与南侧风情购物街构成的“摩梭旅游社区”。在建筑设计上,我们提出的原则是,尊重摩梭传统住宅建筑的小空间、小围合的特点,将其反映到风情购物街的设计上;而对于新的建筑类型,比如博物馆、演艺中心等,应该采用现代的、满足新的功能要求的处理方式进行设计。

    规划中的摩梭文化博物馆位于现状路南侧,将陈列和展出泸沽湖地区独具摩梭文化特点的文物展品,供游客参观学习。同时,博物馆可作为研究摩梭文化的研修基地。在较大空间的功能划分上,依据的原则是:减少围合空间,围合要求不强的展示空间形成自由的开放区域,以利用开放性大空间划分的不确定性,依使用者的需要自由组合,灵活布局。基于这种原则,将报告厅、研讨区、文物库、机房等空间围合成一定的非开放空间,而展览、演示平台设计开放性大空间。

    立面设计遵循纯净、简洁、流畅的原则。采用当地石材骨料混凝土、板筑夯土效果墙面及局部的毛石墙面处理。一层入口处与文化广场衔接,保持建筑结构柱网,并依据摩梭人的契形文字的特点在南外墙设计了几组装饰性钢柱,体现摩梭人自由不逊的文化内涵。

    摩梭风情购物街位于现状路南侧,是联系文化观演区和休闲住宿区的带型空间,将成为女儿谷景区休闲购物娱乐的场所。

    整个街区设计理念注重对地形把握和利用,对地方文脉的汲取和升华,以及对原来基地肌理的尊重和延续。整体空间形态上充分营造“屋宇连片,虚实相间,高低起伏,抑扬错落”的特色。利用现代建筑材料,从色彩和质感上体现摩梭人木愣房和夯土墙的当地特色,利用具有“集中制式”造型特点的形式语言,阐释摩梭人的精神世界。外墙主要采用木纹混凝土墙面与木材隔栅装饰墙面,其中木纹混凝土墙面主要体现当地夯土墙与木材的特色。外窗采用木窗或仿木窗,须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室外柱子及装饰构架刷棕色仿木漆,外廊的摩梭特色木栏杆可由当地人制作。所有屋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板灰色水泥板瓦。

    三星级酒店位于现状路北侧,将承担景区内600床的游客接待量。该三星级酒店定位于分栋式旅游度假酒店。

    在处理建筑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上,采用平行或垂直的处理手法,跌落或错落,与地势顺应,以“化整为零、减小体量、降低层数”为原则,结合酒店功能的要求将几个院落组织在一起,大小不同的几个院落随地形错落,形态上分散、随山就势,功能上集中,满足管理要求,所有建筑为两层,局部三层。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现状冲沟基本不动,在尾端稍加改造入暗沟。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橡皮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