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联邦纽带”景观规划设计
   作品名称:“联邦纽带”景观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保罗.瓦洛特
   作品地点:德国


 

    横跨柏林施普雷河湾(SPREEBOGEN)的德国联邦政府新办公楼群,是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重建柏林的重要项目。

 

    德国近代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在这一地区发生。普鲁士王曾将其作为军队训练场。1884-1894年,著名建筑师保罗.瓦洛特(PAULWALLOT)设计的帝国大厦,作为德国的政治象征,1918年在大厦的一角,有位议员呼吁德国加强民主共和制度的建设,广场由此得名,并成为德国政治集会的重要场所。1933年希特勒当政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由此,他开始操纵国会,实行独裁。1945年苏联红军将红旗插在国会大厦顶端,作为二战胜利的标志。1961年冷战时期,柏林墙将此处一分为二,成为西柏林市民娱乐休憩场所,1989年柏林墙拆除,两德统一,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991年6月20日,重新统一的德国再次选择柏林作为首都。1992-1993年,举行了在施普雷河湾联邦政府办公楼群规划方案的招标活动,吸引了全球800多家设计事务所,高手云集,成为全球设计界的盛事。经两轮筛选,柏林建筑师艾克斯.肖特斯(AxelSchultes)和夏洛特.富兰克(CharlotteFrank)以他们的“联邦纽带”的概念,一举中标。“联邦纽带”横跨施普雷河,1.5公里长的建筑群,始于坐落在西部的总理府花园,向东经联邦总理府,到议会办公大楼(Paul-L?be-Haus,Marie-Elisabeth-Lüders-Haus)结束;这一布局同时也象征着经过40年的分裂后,东西两德的统一。


    1996年德国举办了联邦纽带景观设计的国际竞赛,有152家参加,最终由德国柏林绿茨7景观设计事务所中标,该设计由两位年轻的设计师克莱丽雅.米勒(CORNELIA.MUELLER)和剑.魏伯格JANWEHBERG)主持,他们在1989年,就曾和解析派大师丹尼尔.李伯斯金(DANIEL.LIBESKIND)合作设计犹太博物馆周边景观,引起业界关注,而本项目则确立他们在欧洲景观设计界的地位,他们的设计宗旨是,每个作品都要因项目的自身条件发挥不同的个性,弱化设计师本人的一些痕迹,避免设计作品雷同。

    在本次设计中,他们突出“联邦纽带”的规划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用植物、石材,在大的空间范围内,做出纽带肌理,强化原建筑的带状特征,在小空间中将植物及铺状材料作出各种变化,进一步表现条状纽带主题,使空间符合人的活动要求,体现人性化特征。草皮与花岗岩板相互交错,铺装切入草地,草块化为绿斑飞入硬地。绿地及铺装的形状,将原建筑规划的条状特征,作出充分的变化。

    在8公顷大的共和广场上用大叶黄杨做出对称的绿篱,自东向西延伸,插入柏林动物园边缘原有的树林,而参天大树及林中原有的雕塑,向东切入共和广场,形成新景观与原有景观的交融,以时间为坐标,体现纽带主题。


    市民广场位于联邦总理府及议会办公楼之间,用条石作出带状图案,嵌在草坪上,配以18条不同表情的音乐水墙,打造条状的景观特质。用水滴状草块,将变化的空间引向联邦总理府,打破板直的构图,并与联邦总理府园内西班牙艺术家爱德瓦尔多.奇里达(EduardoChillida)巨型铁质雕塑“柏林”,遥相呼应,体现了空间的灵动、人性化,加强空间张力与活力,设计师为政治家提供了一个绿色的舞台,用绿地拉近了他们与市民的距离,体现民主精神。

    艾尔伯特广场位于议会大厦的东侧,是议员进入国会大厦的主要通道,设计师抓住了柏林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铺装,标记了这道象征分裂的墙体,曾经存在的准确位置,用铜牌打上了说明,让人们铭记那一段冷战的历史。在两德统一的那一天,种植了一棵纪念树,在树角透水篦子上,嵌入一块铜牌,永志统一的时刻。广场北端,原有的河道两岸是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后建造了东西两幢议会办公楼,设计师找准角度,设计了亲水平台,让人们用最佳视线,观赏东西办公楼之间的连接廊道,这个廊道,使东西柏林连接在一起,成为“纽带”理念的象征。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师用简单的材料和睿智的手法,协调了建筑师与风景师的整体配合,用景观材料突出历史的积淀,既有现代精神又不乏历史的凝重。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决不大肆翻建,盲目破坏与铺张。体现了当今设计师极其可贵的平和心态,通过巧妙的设计,塑造了德国清新的政治风貌。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钻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