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深圳未来将规划建设自行车道 |
来源:宝安日报 日期:[2018-5-17] |
-----------------------------------------------------------------
|
记者从市交委获悉,为缓解市民自行车交通出行需求与设施供应间的矛盾,提升市民生活和出行品质,2018年5月9日,经市政府同意,市交通运输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交警局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完善自行车交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深交〔2018〕157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按照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7〕109号)以及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自行车道系统规划建设提升品质生活的指导意见》(粤建规〔2017〕185号)等文件要求进行编制,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服务再提升,大力重构连续成网、便捷接驳、环境友好的自行车交通网络,打造3-5公里微笑生活圈,提升自行车交通活力与吸引力,促进民生幸福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一年示范、两年成网、三年完善”为总体目标,提出“骑行环境更安全、自行车道更连续、群众出行更便捷、生活品质更舒适、服务体系更高效”五大目标,系统开展全市自行车道系统规划建设。
《工作方案》包括4项工作内容、26项工作举措。主要集中在强化自行车交通政策引导、系统开展自行车道建设、提升自行车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规范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方面。按照《工作方案》深圳计划至2020年全市新建及改扩建自行车道不少于1000公里。
深圳将探索自行车立体与智能停放
为解决自行车增多带来的乱停放问题,方案还就提升自行车配套设施服务水平提出了多条措施。
●按照“应设尽设”原则全面完善路侧带自行车停放区设置,其中2018年不少于8000处。
●探索立体停放于智能停放。在公共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公园景区等骑行流量大的场所,探索采用地上、地下立体多元的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自行车智能停放设施的规划建设,以福田华强、南园、车公庙、南山科技园等片区为试点,加快推进首批智能停放设施试点工作。
●小区与工商业场所须配建自行车停车设施。在居住区、商业办公区、工业厂房、公共设施等场所内配建自行车停放设施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鼓励既有建筑物配套多样化、高品质的自行车停车设施;新建轨道线路站点实施自行车停车设施100%配建。
●路口无障碍化改造。实施交叉口及出入口自行车无障碍化改造,完善自行车道沿线照明、排水、街道家具等设施,完善自行车通道标识系统。以福田福强-保税、罗湖笋岗、宝安西乡等片区试点设置优先等候区域和专用信号灯。研究将路侧绿化带由道路边线调整至机非隔离带,以连续绿篱墙实现不同类型交通完全隔离,实现自行车出行的可持续安全保障和环境提升。
推荐阅读:
韶关市将打造亮丽的红色小镇
浙江:宁海古城新添靓丽景观
黑龙江:打造魅力沿江景观带
内江第一小学校城南新区规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