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武汉生态示范城城市设计蓝本
来源:湖北日报 日期:[2017-9-28]
-----------------------------------------------------------------

图为:整体鸟瞰图

图为:湖岸景观设计效果图

图为:两湖书院效果图

图为:知音湖大道北部雨水花园转角处园区类办公区效果图

图为:开放街区

图为:中式水街——集贤镇

图为:二级廊道人视角公共空间

    理念:先生态后业态

    树立生态发展理念,践行绿色、开放、创新战略。

    城市空间开发上坚持“反规划”。自然本底是什么,设计建设就按这个来,不过多改动。设计的房屋、道路等,都是自然界的“插入者”,就像一块山上滚下的石头,偶然而和谐地“插入”到山脚、水边。整个城市建筑设施,轻轻放在自然本底上,保护自然山水连绵。

    布局产业的前提,是首先满足生态发展条件,在这基础上,以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为产业发展目标。努力布局信息科技、智能智造、生态环保等产业,尽量减少资源消耗。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以下简称“生态城”)位于武汉市西部,三环线与蔡甸城关之间。北抵汉江,南至马鞍山及后官湖生态绿楔。核心区面积39平方公里。

    生态城是中法两国首脑直接推动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是中法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城,也是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武汉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3月26日,在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中法双方政府代表在巴黎签署了中法《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意向书》。

    今年2月21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中法专家耗时2年编制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生态城总规”)。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城规划建设,吸收来自全球的优秀生态城建设经验和发展理念,武汉市蔡甸区委区政府、中法生态城管委会协同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组织开展了生态城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并设置初选、复选、中标、深化四大阶段,总评选周期22周,合计有39家国内外设计机构报名。经过四轮专家评审,最终选出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苏伊士咨询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设计方案为优胜方案。

    建“雨水花园”雨天看溪流晴天做公园

    生态城地形中间略高,南北两侧略低。设计者沿新天大道主轴线,规划一条生态基底的“分水岭”:北边雨水流向北部什湖,南边雨水流向马鞍山脚湖泊群,再汇入南部后官湖。

    方案提出打造“南北雨水花园+四级生态廊道+微循环渗透通道”城市生态体系。

    南北雨水花园,是指北部的什湖九荡,南部零星分布的水塘、农田等,这些地带也是城市建设区水系联通汉水、马鞍山及后官湖的关键。

    规划北部以什湖九荡为核心,沿汉蔡高速公路布局一条湿地带。南部以水塘、农田等小湿地为缓冲廊道带。一南一北两片雨水花园,成为汉水和城市的“生态海绵体”。

    南北雨水花园内分布四级生态廊道:城市海绵系统与生态景观相融合,植入公共空间功能,形成了四级生态廊道及休闲空间体系。

    一级生态廊道300米宽,是城市组团发展边界。二级生态廊道200米宽,是组团内部的水过滤廊道,实现区域的水循环、水净化。三级生态廊道宽100米,是生态街区的核心要素,复合学校场地和小广场等。四级生态廊道则是社区的共享花园。

    雨水花园内雨天可看溪流水景,晴天变成休闲绿地。在生态环境上,雨水花园是微循环渗透通道:地块内部的生态景观渠,形成自然与城市的柔性过渡。

    建功能体系城中心设“中法双镇”“农旅双环”

    设计者用大生态循环的产业发展思路,搭建用地功能骨架。城中形成“东西双心、科技双谷、中法双镇、农旅双环、活力轴带”。

    东西双心:生态城西部围绕地铁轨道知音站,结合总部引领组团,打造总部经济为特色的新城中心。生态城东部围绕地铁轨道集贤站,以同济健康谷为依托,打造健康产业为特色的新城中心。

    科技双谷:改造升级凤凰山产业园及什湖西南部村庄,引进法国环境、生态、能源等高科技企业及高等教育机构,打造“生态科技创谷”。依托雷诺汽车厂,引进法国高端制造企业,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研发、智能装备研发等,打造“智能制造科技创谷”。

    中法双镇:知音文化园及马鞍山北侧湿地(将建成知音公园),打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知音主题中式水乡——琴贤镇;在后官湖北岸湖湾,打造集生态观光、水上游览于一体的浪漫主题法式小镇——蓝沐镇。

    农旅双环:结合北部什湖湿地、南部雨水花园和农田分布,设置两条集农业运输、旅游游览、生态垃圾清运为一体的农旅特色路径。

    活力轴带:新天大道轴线。按照TOD模式,在高铁新汉阳站的辐射带动下,结合新天大道地铁轨道站,形成聚集企业总部、创意SOHO、商务酒店、文化艺术、休闲购物、医疗康体等现代服务业集群。

    总体形成“十字双轴、东西双心、南北双园、多廊多组团”空间功能结构。

    建交通骨架保障公交及慢行优先

    生态城交通规划规定了严格的绿色出行率指标,城市设计时遵循“公交及慢行优先”的道路优化原则,以“小街区、密路网”为原则,构建100-150米支路网路体系,形成细密纹理的道路网络。

    对外交通体系:以“新汉阳站”“三轨四快”完善对外交通骨架,形成与新汉阳站、武汉主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快捷联系。

    公共交通体系:轨道交通11号线向西延伸,串联新天大道以北组团、凤凰产业园至东西湖区;有轨电车线路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共享单车驿站布局公交体系,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100%。

    道路交通体系:外围边界支路改成慢行道路,增设地块内部共享通道,形成快速路、重要干路、一般干路、重要支路、一般支路、共享通道六种类型的道路体系。

    道路断面生态化改造:城市重要干道(新天大道、新天南路、知音湖大道、琴川大道等)断面生态景观化改造,弱化城市干路对自然生态的硬性分割,打造特色示范性林荫大道。

    慢行道路体系:慢行绿道以南北两大湿地为核心、生态廊道体系为轴线,城市道路骨架为基础,住区内部共享通道为网络,融入全市绿道体系。

    静态交通规划:实施停车需求控制策略,在生态城四个出入口方向、轨道站点周边布局停车场。限制机动车停车场数量,降低住宅停车配建标准。

    建共享街区四级共享混合居住

    生态城街区特点是混合居住。包括商住混合、贫富混合等,充分发挥街区的生活共享空间特点。购建“新城中心-社区中心-小区中心-邻里中心”四级共享街区体系。

    新城中心:服务于生态城及周边区域,按照设施服务对象及标准,分为“基础类”(行政办公、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基本服务设施)、“提升类”(中法文化中心、规划展示馆、中法国际交流基地、国际学校)和“示范类”(展示生态城全球领先的生态技术、文化交流成果,包括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研创中心、新媒体文化中心、生态循环示范馆)三大类公共设施。

    社区中心:每个生态社区内配建1个社区中心,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包括学校、文体设施、社区邻里中心等.主要结合三级、四级城市绿廊周边的混合用地进行布局。服务半径约400-600米,服务人口约3万人。

    小区中心:每个生态小区配建1个小区中心,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括幼儿园、便利店、小区邻里中心等。主要结合四级城市绿廊周边的混合用地进行布局。服务半径约200-300米,服务人口约0.7万人。

    邻里中心:由开发商配建并免费提供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作为社区居民娱乐、交流场所。

    塑个性空间高大道、低内街、强节点、柔边界

    生态城空间视线上进行了整体性设计,要求形成“高大道、低内街、强节点、柔边界”的空间景观形态。

    选取马鞍山东西双峰、什湖观鸟平台等三大自然型节点,形成生态城整体上的视线廊道和景观门户。

    选取地铁轨道知音站、集贤站两大城市型节点建设地标建筑群,也是城市空间的高点。在这基础上,建筑物分别向四周降低、疏散。

    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开发强度等,分别由新天大道向两侧自然山水、向东西轴线之间递减。建筑物高度逐步降低,建筑物密度逐渐松散。达到设计上要求的“柔化城市与自然的边界”的空间效果,以期实现城市与山水的自然“相遇”。

    生态城将分成6片功能区

    城市设计方案规划了生态城6大功能区。

    总部引领组团(启动区):位于生态城知音湖大道西侧,南邻知音文化发源地,北临中法科技谷,是中法生态城的建设启动区。整体突出总部经济、创新研发、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四大功能。

    创新服务组团:位于生态城中部,北临什湖绿心、南抵知音文化发源地,围绕轨道站点、中法友谊公园形成创新服务中心片,由中央活力廊道串联航天科创片、健康医养片以及宜居活力片三大功能板块。

    科教创新组团:位于生态城东侧、四环线以西,西临高罗河,南临后官湖,是中法生态城与武汉西站最为紧密的综合服务组团。由中央活力绿轴串联中法智慧学镇、绿色生态住区、高铁商贸服务区、滨湖旅游服务区、法式风情小镇五大功能板块。

    生态科技组团:中法科技谷位于生态城西北侧,西临凤凰山工业园,东临什湖湿地,由文化创意基地、中法交流基地、产学研孵化基地、创客村落、生态实践基地五大板块构成。

    智能科创组团:凭借毗邻雷诺整车智造工业园、武汉西站的优势,规划打造集智造创新中心、创智研发基地、主题展示馆、创智SOHO、低密度创智社区为一体的智造科创组团。

    什湖生态保育区:以什湖湿地为核心,梳理南北向绿化廊道,与后官湖、汉江等大区域生态体系联通,使自然景观与规划组团有机聚合,打造什湖九荡湿地群、知音源微湿地群两大特色主体园区,形成城绿相融的生态格局。

    生态城设计五项示范内容

    根据生态城总规,生态城总体定位为:发展中国家应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我国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宜居新城典范;具有国际知名度和高吸引力,承载高附加值和知识经济的大武汉增长极;中法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生态城城市设计方案构建五大生态示范体系。

    海绵城乡示范专题:规划以江湖连通为核心,以100%收集地面雨水,50年一遇暴雨的自然排蓄作为目标,建立什湖以北(湿地地区)、什湖以南(海绵城市地区)、汉江排蓄区、后官湖排蓄区等四大排蓄分区,实现四水共治及水循环的全面管理。

    都市田园示范专题:建立农旅复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置一处集中农业区、一处可持续发展试验农业园、两处垂直农场、多处农业综合体,通过南北农旅双环串联形成现代农业网络。

    绿色交通示范专题:完善“对外畅达、公交为主、生态凸显、路景融合”的道路交通骨架,优化远期轨道交通11号线和公交网络体系,延续总规设计的主、次干道路网络。

    绿色街区示范专题:通过对从新天大道轨道站点周边至与自然界面相邻街区特质的变化,分别从空间形态控制、公共空间骨架、共享通道流线、功能混合构成城市设计引导,提出TOD核心区街区、一般街区、缓冲区街区三种绿色街区模式。

    生态技术示范专题:依托全球环境集团经验,系统融合资源和市政服务设施,创新建立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水、垃圾、能源、生态恢复、都市农业五大系统协同合作,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循环体系。

推荐阅读:

上海浦东美术馆规划建设启动

温州:高铁新城城市设计出炉

福建:长乐将再设计一座公园

福清市华侨公园预计明年建成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四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