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杭州要在三墩这里打造大公园 |
来源:浙江在线 日期:[2017-11-30] |
-----------------------------------------------------------------
|
一幢幢民房修缮一新,一座座院落干净整洁,一条条河道清澈见底,还有1.2万米游步道、140多亩花海……猜猜看,这是杭州哪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正确答案会让不少老杭州大吃一惊——这里是正在华丽变身的杭州西湖区三墩镇双桥区块,杭州城西曾经发展落后、环境脏乱差的区块之一。
多管齐下,改变“脏乱差”面貌
“房前一个洗涤厂,房后一个印染坊,家被彩钢瓦挡得严实,一楼一年到头看不见阳光,附近的河道又黑又臭。”这是西湖区三墩镇绕城村村民张凤坤记忆里的家。
去年10月起,西湖区对三墩镇绕城村和华联村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拆违,35天之内,一口气拆除了40多万平方米违建。曾经遍布的小作坊,无一例外被拔除。
同时,西湖区还实施了“清水入城”项目,从钱塘江引来源头活水,经过泵站送入三墩。加上干塘清淤,三墩先后剿灭了19条劣Ⅴ类河道,大大改善了水质环境。“拆违”加“治水”,让这一区块远离了曾经的“脏乱差”。
“刚拆违建那会儿,老百姓的收入减少了,有人不理解。”华联村党委书记郎利华说:“我们反复给村民做工作:只要低小散产业存在一天,就没有好的环境,日子就没办法变好。”
整治后土地如何利用?答案让所有人想不到
经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后,昔日脏乱差的三墩双桥区块,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一区块该怎样定位?居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家园?
西湖区给出的答案是: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都市田园综合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年2月开始,西湖区投入十几亿元,把这5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了一个“大公园”。
这一区块的整治标准,完全对标4A级景区——
上千幢民居,挨家挨户进行外立面整治,不用老百姓掏钱,原本破烂的房子变成了漂亮小楼;
地上,电线杆全部“上改下”,增加了1700多座路灯;地下,新埋设了排污管道和天然气管路;
拆除违建腾出来的土地,新铺设了23万平方多米的沥青道路;
区域内水体全部打通,沿河建设了1.2万米游步道,每隔一段变一种颜色,现在既可以在河中坐船,也可以在河边散步;
新建4个花海公园,总面积达到了140多亩,种的花每季一换……
西湖区还从绕城、华联两个村流转土地5278余亩,进行农业观光产业园开发。
“西面,我们打造了玫瑰庄园,让游客沉醉在花海里;东面,有水生植物园,可以进行科学观光;有大片大片的花木大世界,孩子们可以在里面互动学习;还有假日集市进行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展示,现场采购和配送。”五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自台湾,公司运营总经理蔡文裕介绍,这里将集农业产业与观光为一体,力争成为农业转型升级新样板。
郎利华的话也很快得到了证实——大伙很快发现,虽然违建少了,但收入不降反涨。改造前,绕城、华联两个村一户人家房租收入大约是3万多元,现在家门口变成了“大花园”,房租也大多数超过了10万元,再没人想着搭违建了。
景、产俱全,古镇三墩的未来蓝图
如今,绕城村和华联村这两个村落的风貌,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而在这个“大花园”的基础上,三墩的未来,正铺开一张更宏大的蓝图。
西湖大学、云谷小镇、紫金港科学科技城……这一串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将来都会落户三墩,周边的配套设施也会逐渐跟进。
未来,在绕城、华联两个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双桥地区将进行吉鸿、五幸、塘河、双桥四个村的连片开发,打造城中有景、景边有村、产城融合、产村融合的花园式新城。
相传春秋时期荀子过三墩时曾在这里栽种兰花,三墩也由此得名“兰里”。这个风雅的名字一直流传至今,如今三墩镇辖区内还有兰里社区。
而今天,古镇有了新的目标——要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既有悠然的田园风光,也有现代化设施带来的都市生活便利,新产业的科技感与自然的风貌融为一体。
这样一个“大花园”,是不是很让你向往?
推荐阅读:
连云港:南入口规划大型公园
微软计划斥资规划建18幢大楼
宁波:金甬铁路初步设计方案
合肥建设环巢湖科创走廊规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