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上海:三大文化地标设计作品 |
来源:文汇报 作者:孙华 唐玮婕 日期:[2016-5-17] |
-----------------------------------------------------------------
|
上海大歌剧院项目一等奖作品“戏·梦·园”。
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一等奖作品“书·图”。
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一等奖作品“水墨画卷中的五色珍宝”。
一座接纳万千、兼顾“独处”与“共享”阅读的大宅院;一处散落错动、传承江南园林布局的空间组合;一个围合蜿蜒水景与景观植物的灵动舞台——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结果昨天在“文化点亮城市”主题活动上揭晓。“书·图”“水墨画卷中的五色珍宝”“戏·梦·园”三个作品分获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项目的一等奖。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上海文化建设将进一步聚焦功能、提升能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设施。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表示,本次竞赛通过“群智群策”和“众筹众创”,旨在激发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城市建设的主动性,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引领城市发展,打造上海“设计之都”的文化特色,“从成果看,竞赛完成了预期目标”。
据组委会介绍,共有1787人报名参赛,最终收到450件作品。其中,上海图书馆东馆作品222份,占总参赛作品数的49.3%;上海博物馆东馆与上海大歌剧院的作品分别为129份、99份。参赛者年龄集中在26-35岁,占报名总数的60.8%,25岁以下的参赛者占18.7%,36-45岁的参赛者占20.5%。国外参赛者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吸引市民、设计师和建筑爱好者参与,集合社会智慧,“这三大文化设施本身已成为文化事件”。孙继伟表示,新建文化设施在地标性特点之外,更加关注公众性。文化设施未来的趋势不仅是高雅的文化场所,而且是更加多元与综合、市民能够轻松走入的公共空间,“能否成为地标性建筑并非特别重要,市民广泛参与公共文化空间才更有意义”。
三大设施项目各自产生一、二、三等奖和佳作奖等10组获奖者,获奖作品都蕴含了多元互动的理念。
三个一等奖作品特色鲜明,均体现了很强的创新性与设计者良好的职业素养。
上海图书馆东馆叠合了重要场地、公园风景、超大规模以及信息时代的阅览方式演化等要素,“书·图”给予这些复合挑战以一个精密与简洁的回答。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说,通过剖面的变化形成结构化的关系,并影响光线、连接与行为,从而塑造了适合阅览与交往的场所以及适合贮藏与研究的空间。
“水墨画卷中的五色珍宝”则是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中一份毫不刻意、朴实平和的设计作品。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汪孝安称其“体现了阴阳相济、自然相融的中国传统庭院空间意蕴,而其纯粹的空间、简洁的外观、丰富的材料运用又具有强烈的当代性”。
获得上海大歌剧院项目一等奖的“戏·梦·园”放弃了集中设置超大体量的空间策略,从剧场的精神性入手,细致刻画了一个轻松、诗意的城市场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表示,建筑内外交融,边界模糊而空间性强,以流动性的空间体验串联了激发活力的城市舞台。
“三个建筑中设计难度最大的是上海大歌剧院,既要考虑建筑设计本身,还要结合交响乐、歌剧等的演出需求。”《时代建筑》杂志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支文军说,但该项目的收稿比例却是最高的,体现了参赛者的功底和思考的深度与成熟度。
据介绍,年龄最小的获奖者为大学四年级的在校生。一等奖作品将被提交对应项目的国际招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为最终建造的项目提供设计思路。
推荐阅读:
武义:壶山森林公园景观改造中
温州鹿城区杨府山公园添新景
广东:主题公园为文明城市添彩
广州:梅县区至2020年将新建22个森林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