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安徽:八成区域规划海绵城市
来源:南京日报 日期:[2016-12-1]
-----------------------------------------------------------------

    下大雨时,把雨水汇入城市地下或水系中存着,干旱时再把存着的水“挤”出来,城市如同一个海绵体,既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又可减少城市内涝。滁州离这样的城市渐行渐近。

    日前,滁州市制定了《滁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根据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即现在到2020年,完成24.6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第二阶段到203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120平方公里80%区域实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总目标为70.1%,即七成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真正实现城市雨再大也不用“看海”。 

清流河

海绵城市示意图

    旱涝频发,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了解,随着滁城龙蟠河、撇洪沟的建成,丰收渠整治,湖心一站、二站、面粉厂站等抽水排涝泵站配套建设到位,城区排涝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由于老城区排水管网布置不合理、山洪没有得到有效拦截等问题影响,城市排涝工程仍有缺口。同时,尽管滁州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利工程众多,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缺水现象依然严峻。此外,地表水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城市水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

    列出试点,一年之前启动前期工作

    滁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是从2015年开始的。2015年全国16个城市入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安徽省唯一试点城市为池州市。在此基础上安徽省提出,至2017年,滁州、合肥、亳州等9个地级市的海绵城市先行建设工作要取得成效,城市内涝积水点要基本解决。

    2015年下半年开始,滁州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的前期工作。目前,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城市绿道、绿地、水系、给排水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主要针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排水新建、改造工程、城市排涝泵站改扩建工程等具体项目,在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中走在了前列。同时,全市挑选了内城河改造、闸站建设、北湖公园、遵阳街、紫薇北路5个具体试点项目上报省住建厅,纳入了省级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库。

    近日,安徽省财政厅、省住建厅联合发文,已经明确向该市拨付海绵城市试点市补助资金1000万元。其中,全椒县古襄河综合治理工程列为试点项目。

    规划引领,全方位打造海绵型城市

    为了建成海绵城市,滁州市明确思路,要求将海绵城市理念植入到每一项规划,以规划为引领,确保海绵城市能稳步、有效地实施。

    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绿地、城市排涝工程、水生态系统等等。改造的具体做法是,进行透水铺装、建设下沉式绿地、打造绿色屋顶、设置生物滞留设施、完善雨水收集系统等。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海绵体”,可收集周围硬化地表产生的降雨径流,并利用植被、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截留和净化小流量雨水径流。

    其中,海绵型建筑与小区主要实施绿色屋顶或屋顶花园,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室外步行道、停车场采取透水铺装;海绵型道路和广场主要是在道路的绿化隔离带和两侧绿化带建设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净化、利用设施,使用透水铺装,使海绵型道路系统能至少吸纳10毫米的雨量;公园绿地海绵体是以绿地生态型和结构合理性为主,因地制宜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实施透水生态铺装、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城市排涝防汛工程一方面考虑城市收排水通畅,改造积涝点,另一方面结合河湖调节及外排。

    分步实施,八成区域建成海绵城市

    按照规划,滁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范围为滁州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近期,即2016年至2020年,重点建设区域24.60平方公里,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阶段为远期,即2020年至2030年,80%区域实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总目标为70.1%,即七成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2.3毫米,建成区内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海绵城市建设将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的目标要求,在源头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要求,逐步提高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形成富有生气和灵气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建成“碧水、蓝天、青山、名城”的园林式生态城市,打造“山水共生、河塘并蓄、净用兼顾”的滁州特色海绵城市。

    敲定项目,让城市“有弹性会呼吸”

    根据滁州市海绵城市规划,海绵型公园绿地项目中列出了36个项目,近期拟建设公园项目13项,包括内城河二期、北湖改造、南湖四期(二期)、城南湿地公园、清流河景观三、四期等。海绵型道路项目近期拟建设道路及附属绿化工程项目9项,其中新建项目5项,改建项目4项,西涧北路、东、西大街改造及配套工程、南谯北路改造、滁宁快速通道改造等列入其中。

    随着城市发展,远期新建道路的规划建设中都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项目13个,近期拟建设的有2项。水系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32个,近期拟建设水系治理工程项目3项,包括胜天河综合治理、会峰路渠整治、城西干渠整治等。污水工程项目8个,主要有第三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老城区污水管网配套等。排水防涝工程项目22个,主要有城区内涝点治理、内城河闸站、菱溪路站等。同时,还将建设一个海绵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完善应急机制和技能储备,实现城市“会呼吸”,并对内涝等灾害有足够的“弹性”和恢复能力。

推荐阅读

厦门海沧将建海绵生态景观道

河南:洛阳规划建设潘安公园

杭州:良渚规划考古遗址公园

深圳:规划建成忠孝文化公园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四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