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重庆:主城过江通道将达38座 |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蒋艳 日期:[2015-9-23] |
-----------------------------------------------------------------
|
五大功能区域如何协调发展?重庆对外交通有什么规划,让我们出行更快?昨日,重庆市规划局首次开设五大功能区域“市民规划讲堂”,200多位市民不仅参观了重新布展开放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还与城市、交通规划方面的专家互动。
记者了解到,规划到2020年,跨江通道将达到38座;而对外的高速铁路,近期、远期规划建设8条,分别到达郑州、昆明、长沙、西安等地。
重庆规划“大都市区”
分别是1946年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1960年的《重庆城市初步规划》、1983年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1997年直辖之后的城市总体规划;2007年的城乡总体规划;2011年的总体规划修改;2014年的总体规划深化完善。
我市实施的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分别是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因此,2014年对城市性质和职能、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美丽山水规划、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市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5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深化改善。
在市域城镇体系布局方面,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规划构建“大都市区”,其余则是渝东北城镇群、渝东南城镇群。“类似于巴黎都市区、东京都市区等,这样一来,让城市群不零散,形成一体化发展”,陈怡星说。
快速路延至合川璧山
规划了“大都市区”,内部交通如何让人和经济流动更快?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高志刚副院长介绍,“‘大都市区’内规划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形成‘一小时’交通圈。主要是以城市轨道、市郊铁路、铁路环线为骨干,各级换乘枢纽和场站为节点,组织客货运输。”
市民关心的“市郊铁路”,是“大都市区”的重要通道。高志刚说,将城市轨道延伸至璧山的璧城,江津的几江、双福等地。并规划建设放射状的市郊铁路网,利用国铁干线开行市郊铁路线路;远景利用铁路外环线开行多条市郊铁路联络线。以后,市郊换乘与城市轨道,可以“无缝衔接”。还将规划建设沿江铁路。
此外,主城区部分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将延伸到一体化地区。具体来说,将延伸到合川、璧山、江津、长寿等地。
这些地方将建大桥和高铁
桥梁
直辖时,主城仅有5座道路桥梁。目前共有26座跨江大桥,其中,跨越长江大桥12座,跨越嘉陵江大桥14座。数量约为直辖初的5倍。
规划至2020年,主城区道路过江通道38座,包括跨江大桥和江底隧道。现有、在建29座基础上,规划新增9座。在建的有水土嘉陵江大桥、寸滩长江大桥、高家花园复线桥、红岩村嘉陵江大桥4座。规划在长江的小南海、黄桷坪、白居寺、黄桷沱、郭家沱、果园等地新建6座大桥;在嘉陵江的宝山、大竹林、礼嘉等地新建3座大桥。远景在长江的西彭、铜罐驿、木洞、五宝、麻柳嘴,嘉陵江的大溪沟、蔡家、悦来北、施家梁东等地预留越江桥位。
隧道
主城区穿山隧道,规划至2020年,道路穿中梁山、铜锣山隧道共22座。现状及在建16座,规划新增6座。其中,在建华岩隧道、中梁山隧道扩容、歇马隧道。规划在中梁山的土主、井口、白市驿、陶家等地新建4座隧道;规划在铜锣山的龙兴、燕尾山新建2座隧道;远景规划在中梁山的天府、东阳、蔡家和铜锣山的古路、鹿角、龙洲湾等地预留穿山通道。
高铁
构建重庆对外“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规划加快建设重庆—郑州、重庆—昆明、重庆—长沙、重庆—西安等4条高速铁路;远期规划建设重庆—贵阳、重庆—武汉(沿江高铁)、重庆—广州、重庆—兰州4条高速铁路。
推荐阅读:
深圳:前海建设高密度立体城市
福州:建唯一王府古园林公园
山西:太原立体交通呈现新格局
拉萨:隧道开挖北环路正式开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