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叶祝颐:新建站台被拆击中规划短视的软肋
来源:河北新闻网 日期:[2015-3-16]
-----------------------------------------------------------------

    郑州媒体近日发布消息称,由于郑州农业路快速通道施工,3月19日起,农业路22个BRT站点将全部拆除停用。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有的网友认为,上百万的一座站台,就这样拆了很可惜。(3月15日《华商报》)

    建成仅五年多的22个公交站台说拆就拆,2000多万元就这样大量水漂,纳税人岂能不心痛?尽管郑州市规划局负责人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一些钢结构材料,下一步在恢复重建的时候,原则上要重新利用。拆除重建需要成本不说,而且据内部人士透露,郑州市BRT站台采用的很多设备均已停产,一旦遇到问题难以修复,拆改后很难投用到新站台中。如此看来,所谓“重新利用说”根本站不住脚。

    放眼望去,不仅耗资2000多万元的郑州新建公交站台拆除,其他地方的建筑也频频“英年早逝”,建筑短命俨然成了城市通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而与城市美丽景观相伴的,却是高楼大厦纷纷夭折。建成不久的站台说拆就拆,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巨大的环境威胁,也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延续传承,很是让人痛心。

    分析建筑短命的成因,思考建筑长寿的对策十分重要。除了“楼脆脆”、“桥垮垮”这样的豆腐渣工程需要谴责以外,非质量原因的建筑短命现象凸显决策者的权力任性,更是击中了城市规划短视病的软肋。

    《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城乡规划显然不能朝令夕改。既然此处要修建快速路,当初为何要耗资2000多万建站台?规划部门能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由于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领导变更频繁,有人认为前任领导制定的规划方案,不能显示政绩。好大喜功,按自己的意图随意更改城市规划者不在少数。城市规划俨然陷入了“领导一句话就变”的“过家家”怪圈。不少建筑远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人为拆除。既浪费社会资源、劳民伤财,也打乱了城市总体规划部署,导致城市规划缺乏连续性、前瞻性;滋生了不少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与烂尾工程。

    投资2.5亿兴建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建成18年被拆除;建成仅9年的海南“千年塔”沦为“短命塔”;福州中央商务区范围内新修学校、住宅被拆迁;南昌建成13年的四星级酒店被爆破;云南河口年仅3岁的文化长廊被拆;广州陈家祠广场建成仅四年被拆……郑州公交站台英年早逝,不过是为中国“短命建筑名单”继续添砖加瓦。

    城市规划如同过家家,新建站台说拆就拆,无疑与《城乡规划法》精神背道而驰。正如有论者所言,一建一拆的过程就是制造GDP的过程:建也GDP,拆也GDP。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限的社会资源与纳税人的钱就这样付诸东流。

    虽然民众对城市规划朝令夕改,建筑物短命的现象十分不满。但是由于政绩评价体制不完善,制度设计失灵,导致法不责众,官员违规成本低廉。“领导一句话就变”的短视规划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治。纳税人对制造短命建筑的败家子行为义愤填膺,决策者却充耳不闻。

    在我看来,要防止建筑短命,关键要改变“领导一句话就变”的规划生态,具体说来,有三项工作要做。一是完善政绩评价机制,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形象工程论英雄。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与长效性,防止有人随意变更城乡规划,盲目上马形象工程。二是强化民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权、监督权、评价权。让亿万双眼睛盯紧城乡规划,督促相关部门与官员增强城市规划权威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妥善处理城市快速发展与拆旧建新的矛盾。三是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让没有经过民主程序、科学论证的决策出不了台;让好大喜功、任性决策者承担应有的责任,促使决策者学会倾听民意,谨慎使用手中的权力,不再拍脑袋改规划,上项目。

推荐阅读:

“广场为地铁让路”折射规划短视之殇

地方政府规划岂能“鼠目寸光”

蓬安完成笔架山 相如文化两公园(二期)规划设计

环球主题公园正式落户北京通州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发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