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美丽对话” 诠释城市规划之美 |
来源:东北新闻网 日期:[2013-9-25] |
-----------------------------------------------------------------
|
环筼筜湖步道,如何才能美上更美、好上更好?今日下午3时,在厦门市规划局一楼,20多名热心市民代表将与环筼筜湖步道的规划者、设计师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探讨环筼筜湖步道系统的完善、提升。(9月24日《海峡导报》)
市民代表与环筼筜湖步道的规划者、设计师们面对面交流,听民意、与民互动,这是一种创新的互动形式,是实实在在的“问需于民”之举。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似乎仅是政府部门的事,公众往往很少获知情况或参与决策,只有在规划被正式批准公示后,才了解规划的大致情况。而这时木已成舟,纵然有真知灼见,也成了马后炮。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其实也是政府赋予公众以民主权利的一种行为。
“美丽对话”诠释城市规划之美。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公共规划倾听民意体现了“责任政府”为“谁”负责的题中之义。而一个社会是否和谐,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各个成员能否通过通畅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需要有美好的城市环境。在城市建设中,规模多大,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等等,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重大问题。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无疑需要一个好的规划和定位。
城市规划在事前接受群众的评议,让公众更多地参与规划决策,推动规划工作的公开化和民主化。这样做,不仅更好地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益,而且能广泛地听取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从而使规划更符合实际、更科学可行,自然也更有利于构建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公共行政职能之一,其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城市建设活动来满足广大公众的最大利益。公众自始至终都应是被服务的主体,而不应是规划活动的被动接受者。不切实考虑“人民”的城市建设,绝不能建设出“人民城市”。帕克?伯吉斯和麦肯齐说“城市绝非是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构筑物。城市是自然的产物,尤其是人性的产物”。市民不是城市的旁观者,而是城市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规划的意识越来越强,对政府的规划决策也越来越关注。让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层面,提高规划决策的透明度,有助于防止少数人盲目决策,丰富城市规划的思路,改变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简单化思维。
推荐阅读:
山寨建筑:山鸡何日变凤凰
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本土化体现
合肥布局湿地公园新景观
全国生态红线明年划定 已在四个省份试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