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美德等国防治城市内涝经验
来源:法制日報 日期:[2013-7-23]
-----------------------------------------------------------------

    进入7月以来,我国多地不同程度地出现强降雨,导致内涝,多地重演城市“看海”悲剧。一场暴雨导致民众出行困难,暴露了一些城市在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严重落后。

    对不少城市而言,避免城市“看海”,实属不易。因為不少城市规划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地下还有很多煤气、广播、网络等其他管线,大规模扩充现有排水体系难度很大。在“硬件”难以大动的情况下,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更应考虑如何加强“软件”建设。

    在减少雨水对排水系统的冲击方面,美国、德国等国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在美国常驻期间,笔者曾採访过一场由乔治梅森大学阿灵顿校区组织的雨水桶拍卖会。提出“雨水桶”概念,目的在於号召社区居民多使用特制水桶收集雨水。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家庭浇花和草坪等方面的用水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雨水对排水系统的冲击。

    为了收集雨水,笔者所在社区的图书馆等公共建筑,顶部也都安装了雨水收集系统。近年来,美国人雨水收集利用的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立法、行政或财政手段鼓励雨水收集利用。

    在德国汉堡等一些城市,致力於在自然环境中涵养水源,以保証尽量少的雨水进入城市排水管道,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管道压力。比如屋顶上面铺设防水材料,其上可以铺土壤种植被,从而在下雨时起到涵养水源作用,多余雨水导向蓄水池。

    国外一些防灾减灾实践显示,决策部门应将气象部门作為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在城市灾害预警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和覆盖面。

    笔者曾报道过颶风“桑迪”在美国登陆。“桑迪”来临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机构提前数日不断通过网站、推特、大眾媒体等工具实时更新颶风路径,向民眾警示风险,令人印象深刻。这也体现了美国气象科技方面的实力。

    完善灾害应急机制,重点是加强风险分析和评估,做到有备无患。决策部门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演练。西方一些国家,在这些方面轻车熟路,现成的经验也很多。

    从制度层面,美国有了专门的防范城市内涝的立法保障。我国尽管也有防洪法,但主要防外洪,在防城市内涝方面鲜有涉及。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明确各主体在防范城市内涝方面的职责。

推荐阅读:

智慧城市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城镇化并不简单

哈长城市群已入列国家10个区域性城市群

长沙"世界第一高楼":一场赌注不菲的大型实验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梧桐树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