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重构山水城市:关于中国式栖居的思辨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赵玉洁 日期:[2013-12-30]
-----------------------------------------------------------------


    我希望中国未来的城市能够有山有水、依山傍水、显山露水;有足够的森林绿地、足够的江河湖面、足够的自然生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宜居环境。 

                                                                                                                                       —钱学森

    在古老而灿烂的中国文化里,山水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从人类先祖穴居于山、依水而渔开始,山水情结就已深入我们的骨髓。可以说,山水代表了中国式栖居的最高境界。

    “山水城市”的构想,最早由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这一构想与古代建设山水城市的理念一脉相承,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极大影响。

    然而,纵观我国近30年城镇化进程,强调效率优先给城市建设留下了诸多后遗症,城市在飞速发展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生态特色和思想灵魂,这也成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的反思共识。所幸,这种反思来得并不算迟,在近年一些城市的局部建设中,山水城市的理念正逐渐为学界应用到现实之中。

    理想的宜居城市应该在自然的怀抱中安然成长

    “山水城市”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自然山水得到有效保护,其次是城市规划建设合乎生态理念,再次是自然山水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因此,“山水城市”不单是有山有水,其本质是将自然景观融入城市人造景观中,使之成为兼容不同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胡洁是“山水城市”的忠实实践者,他认为,“山水城市”不是单纯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塑造城市形象,而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要求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结合。城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小品、公园、绿地、道路等,都要顺应自然山水形态,结合为有机的整体空间景观。

    “中国建筑经过千年来的广泛实践,形成了山水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在清朝以前,北京曾经是人居环境非常好的城市,而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却抛弃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胡洁回忆自己上大学时的情景,“当时大礼堂前有一块草坪,吃完晚饭学生们在那个地方可以聚会,草坪用的是北京当地的草种。后来引进了加拿大的草皮,这种草要浇大量的水,同时不耐踩踏,从此很难见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理想的宜居城市应该在自然的怀抱中安然成长,而不是在与自然的冲突中艰难前行。这样的城市才是可持续的、宜居的、有发展活力的,这样的‘山水城市’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诠释中国人的‘山水情结’,并最终成为人类的理想居所。”胡洁表示。

    搞好城市总体规划,是科学建设“山水城市”的关键

    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山水城市”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值得推崇的一种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是对城市发展的普遍要求,只不过,山水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建设“山水城市”的使命和历史责任更加鲜明和繁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自然山水和人工山水的持久性保护和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搞好城市总体规划,就成为科学建设“山水城市”的关键。

    合肥是最早实践“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古城合肥依山傍水,南淝河穿城而过,入巢湖通达长江,城西有海拔280余米的大蜀山。上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给时任合肥市副市长的吴翼的信中谈到了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自此合肥开风气之先,以大手笔、大魄力综合整治淝河,在沿线建成宜憩、宜游、宜居的开放式环城公园,率先唱响了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凯歌。合肥环城公园是由古护城河和环城林带发展而成的带状公园,长8.7公里,占地137.6公顷,环城公园设计新颖,构思独特,全园依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特点形成包河、银河、西山、琥珀潭、环北和环东6大景区,把原有的包河公园、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和若干宾馆、饭店串联起来,犹如一串珍珠翡翠项链。公园与城市空间相互连接渗透,形成“园在城中,城在园里”的景观格局。

    胡洁因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被人们所熟知,但此前他担纲设计的铁岭凡河新城也充分体现了“山水城市”的理念。

    铁岭凡河新城是东北第一座水城,是我国第一个以河为城市中轴线的城市。胡洁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自然基础条件中的山水资源——宛转前行在新城中的凡河、作为候鸟迁徙地中间站的莲花湖湿地、东部凡河发源地的山区,因势利导形成富有特色的山水城市构图。“我们对周边地区生态格局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分析,并对新城所在地块上的建设用地类型、用地数量结构及其相应的人类活动特征进行空间区分,分析城市人类活动对绿地系统的需求空间。”胡洁介绍了设计中的具体做法,“将凡河河水通过人工挖掘的渠道引入到北面的莲花湖湿地,作为湿地的补给水源,在凡河、天水河和东侧的高速公路两侧建绿化隔离带,在这两水一路的绿带的南侧交点处挖湖,命名为‘如意湖’,在北部莲花湖周围利用南部挖湖的土方围湖堆山,命名为‘凤冠山’,这样就形成了‘两条碧水穿城过,十里湖山尽入城’的新城绿地格局。”新城景观规划设计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需求补充,相得益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思路既能够满足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又可以给予当地人民幸福感,这是“山水城市”理念在规划思路中的逐步解构和具体应用。

    如何契合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山水城市”仍需漫长探索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城市,随处可见的是挡住阳光和风景的摩天大楼,“山水城市”似乎已是一个奢望。而在今日中国狂飙跃进式的建造时代,冷静思考也仿佛成了一种奢望。

    “山水城市”如何契合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是矛盾集中所在。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时代性与地域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多元共生才更具生命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陈一峰认为,“山水城市”的中国式栖居并非形式上的模仿与拼贴,而是精神与审美需求的提升,是对中国人居住心理的回应和情趣的再造。山水不只是自然,更是人对于世界的感性回应,每个人的心中皆有山水。“山水城市”就是将城市密度、功能和自然山水意境结合起来,构建以人的精神和情感为核心的未来城市。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很难实现古人那种自然而诗意的栖居。“首要原因就在于基础规划方面。我们的建筑师在拿到一个地块的控规时,往往是一个方格网,在前期规划中既看不到对原来地形地貌的尊重,也看不到路网和周边山水走向的关系,更看不到对地块历史文脉的定义。在方格网式的城市控规的引导下,我们很难期望实现美好的的中国式栖居。”

    陈一峰介绍,国外目前比较推崇“景观先行”的设计方法,对于规划思路有很重要的启示。“在设计伊始由景观设计师相地,提出用地的整体景观策略,就如同中国古代村镇选址的风水。现代人对居住与生活的认知应把环境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建筑风格更迭过快的时代,更突显环境的永恒。”

    在景观规划中,前期分析不应仅限于市场和建筑规范,也要同时把景观设计师的风景考量放在重要位置。但如何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还需要建筑师的体验与提炼。比如建筑与场地的契合所表达的“寄情山水”的自然观,对内院空间的偏爱所表现的内敛的精神气质,“白墙深檐”的形式所表露的对光影及层次的追求等。

    “山水城市”这一理念在当今全球化的网络格局中,更像是一个以文化和地域为坐标的定位,是我们的根基所在。但是有专家也指出,若将“山水城市”作为独立的理论进行分析,会发现其并不十分严谨、完善,且缺乏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一套完整思路和可行方案。与其他未来城市理论相比,“山水城市”更多的只是一种构想。面对当今城市的各种现代技术、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文化特征,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自如地应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探索。

推荐阅读:

从“中国式旅游”反思景区的规划与管理

千年古城都江堰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应让智慧政府先行

地下空间2亿平米 专家建议建8大标志建筑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发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