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东京城市公共文化景观的趣味与厚重 |
来源:东方早报 日期:[2013-11-19] |
-----------------------------------------------------------------
|
汤岛圣堂(东京孔庙)
东京站丸内口大楼
城市是生活的场所,有了安定的生活,人们便开始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在城市中间,舒适美好的公共文化景观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这种舒适美好的景观的形成是一种行政责任的理念与意识的体现。
当然,真正要造成这种舒适美好的城市空间景观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还需要引导这种城市空间景观的社会体制。一个令人向往的城市至少要有这两个方面的保障,东京大概可以说是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城市。
笔者前年受日本大学之邀,去年重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东京小住,在一个月间,重游东京的大街小巷,陌生与熟悉同在,新貌与旧颜同在,对东京的认识与感受就又多了一层欣喜、怀旧与理性认识。
建筑文化景观的趣味
城市最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建筑,东京这座城市不仅有各个时代的建筑,还有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更有许多离奇怪诞的建筑,它们形成了一道有趣的建筑风景线。即使你不懂建筑的风格,不理解建筑的结构,但那些面容庄重、雕刻精美、造型别致、形象厚重、体积庞大、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依然会让你惊叹无比。
首先可以说道的是东京站丸内口大楼。该楼始建于1914年,1945年在东京大空袭中被毁,1947年进行了复原工程,严重烧毁的三楼部分改成了二楼,南北两厅的屋顶也由圆形改为梯形。从2007年5月起开始对该大楼进行复原工程,这次的复原工程是按照1914年的设计原型进行的,用了五年半的时光精雕细琢,到2012年10月1日竣工,红色砖墙,白石窗框,屋顶造型优美,一座崭新的一百多年的西洋式老建筑又重新站在东京陆路大门口迎接四方宾客,就像一位新生的老人向人们叙述百年前的辉煌。
由东京车站丸内口向西,沿本乡大道向北约两公里处的神田川边有一座别样的庙堂式建筑——汤岛圣堂,是纪念孔子的孔庙。漫步进入斯文会馆,绕过会馆建筑和孔子立像,循石阶而上,眼前出现的是乌黑发亮的庙堂建筑,穿过山门和前庭,再上几个台步,由杏坛门入,眼前便是圣堂,建筑本身是歇山顶一进式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进了杏坛门,两边是庑殿,正中央是大成殿,说它是别样的庙堂式建筑是因为它通体的黑色。圣堂最早建于1691年,由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主持修建。最初的建筑是朱红色底加青绿彩绘,后来多次烧毁,常年荒废,后被用于官立昌平坂学问所,以培养人才,成为日本现代教育的发祥地。1799年重新改建,扩大了用地面积,建筑本身也得到了扩大,并通体采用黑色,这种体制延续至今。1922年时指定为日本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但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主体建筑被烧毁。1935年以钢筋水泥结构重建,袭用1799年的旧制,由于设计师伊东忠太对怪兽很感兴趣,专门在大成殿的屋顶上设计了吐水怪兽的“吻”及老虎来坐镇,使本来通体黑色的圣堂更显得威严与庄重。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东京涌现出了各类造型怪异的现代建筑,在东京中央区银座的中银胶囊塔楼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远远望去这一建筑像无数个装饰有章鱼吸盘的盒子堆积在一起,实际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用的胶囊型住宅楼。它是当代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早期的作品,也是新陈代谢主义学派的代表作品,赢得了世界建筑师们的高度评价。这一建筑建成于1972年,一个盒子就是一个房间,每个盒子可以单独调换,但实际上30多年来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维修过。建筑物中像吸盘一样的是窗户,室内有床、空调、冰箱、电视机、储藏室等,空间虽小但十分便利。但是由于建筑中用了石棉这种材料,改建与维修成了问题,是拆是修,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然而在2011年开幕的“新陈代谢主义未来都市展:战后日本复兴之梦与蓝图”展中展出了这个建筑物中的一个单体,展览结束后,这一展品援赠给了埼玉县立近代美术,从2012年1月开始这个展品在埼玉县立北浦和公园展出。这一奇特的建筑物依然伫立在那里,像一尊美术品接受着人们的品评。
市政文化景观的温馨
东京的市政建设与管理给人以十分便捷与温馨的服务,到过东京的人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感受。这种便捷安逸的文化景观体现在道路、交通等景观设施的管理面。
东京的市政道路错综复杂,但标识清晰,空间景观优美,尤其是城市中心地段,你完全可以选择极其惬意的路段来漫步,让你感受行走的乐趣。街心花园、小型休憩处、小型公厕等随处可见,不少轨道交通车站还设有不同大小的休闲广场,如涩谷车站前设有小型休闲广场,设置有著名的忠犬八公的塑像,不少游客在此驻足小憩,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景观十分丰富。
为了方便行人,在很多路口设有详细的区域地图,让行人能不用开口全知天下路。这些地图不仅标有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物、街坊名号等,还标有公共设施、文化设施、旅店设施、休闲设施、体育设施、教育设施、警察署、岗亭、医疗设施、邮局、银行、神社、寺院、教堂乃至墓地以及一般建筑物,且主要地名、楼名等文字说明都有日语的罗马字发音标注,还标有比例尺,以便游人判断行走所需时间,让游人感到十分便捷与温馨。
道路的市政安全设施也十分周全,在信号灯以外,还设有盲人使用的声讯信号,一些较宽的马路横道线上还设有盲道,这样盲人也能循声安全穿越马路。为了更合理地保障交通的顺畅,日本城市中不少地方的信号是手动式的,在没有行人通过时,汽车可以自由顺畅地行驶,而在有人要过马路时可以按动设在电线杆上的专用按钮,几秒钟后就会变出绿色通行信号,以方便行人安全通过横道线。这种手动式横道线信号也有盲人专用的声讯信号按钮,以方便盲人的行动。一个温馨的城市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独立自主地自由地行动,而不需要别人帮助与施舍。
日本的交通习惯是自行车在人行道上骑行,为了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和自行车的快捷行驶,在人行道的铺设中将行人部分与自行车道用不同材料与颜色来加以区分,各行其道互不干涉。人行道部分采用树胶材料,渗水性能好,弹性好,行走时十分舒适。
历史文化景观的凝重
东京从江户时代开始成为日本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天皇移居江户,于1868年下诏改江户为东京,从此东京成为日本的首都,重大政治活动均在此展开,东京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遗构的保护与留存,以此来加深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与感受。我们漫步在东京的街头不时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历史文化信息。
比如我们从日本银行门前向常盤桥走,在前边不远处的小广场里就立有以“论语与算盘”闻名于世的儒商涩泽荣一的全身铜像。涩泽荣一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他出生在商人家庭,4岁开始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后游学于京都、江户,并在江户成为一桥家的小官家,从此走上了仕途,并有机会访问法国巴黎及欧洲各国,打开了眼界。后又进入明治政府工作,退出政府以后成为实业家。他利用在政府工作之际成立了第一国立银行、东京证券交易所,此外,他还创办了东京煤气、东京海上火灾保险、王子造纸、太平洋水泥、帝国宾馆、秩父铁路、京阪电汽铁道、麒麟啤酒等500多家企业,建设了田园调布新城。由于他的论语加算盘的思想,产生了他的“不求私利图公益”事业宗旨。他担任过东京养育院院长,财团法人圣路加国际医院及财团法人泷乃川学园的第一代理事长,还协助创立东京慈惠会、日本红十字会、癞预防协会等公益团体。他还与孙中山、蒋介石、张謇等人有交往,为促进中日经济交流有过促进作用。
在神田保町爱全街心小公园内立有“周恩来在此学习”的石碑,这里是东亚高等预备学校的遗址,周恩来在19岁的时候曾在此留学。那是1917年的9月,初到日本不久的周恩来就住到了留学生比较集中的神田,学习日语,准备进行官费学校的入学考试,但是,1918年夏,周恩来参加东京高师和一高两校的入学考试都没有被录取。不久以后周恩来就坐船经过朝鲜回天津探亲。此后还曾回到东京作过短暂的居留,翌年4月,周恩来游京都岚山后从神户港出发经朝鲜回天津。回国后的周恩来赶上了“五四运动”,这成为周恩来一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如果当年周恩来考取大学的话,他的一生可能会出现另一个局面。这一块石碑,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历史和人生的信息。
在东京城市中心地段有无数个墓地。墓地在东京也是散步休闲的去处,也是重要的公共历史文化景观。由池袋车站向东南行十多分钟,有几片墓地,其中笔者常去的是护国寺墓地,在区域历史散步地图指示牌上还注明了那里有著名历史人物山县有朋、早稻田大学创始人大隈重信等历史名人的墓。那里还有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联的大仓财团的创始人大仓喜八郎的夫妻合葬墓。名人之墓自然是历史文化景观,护国寺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景观,创建于1681年,是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按其生母的愿望而建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迈步其中可以感受历史的凝重和城市的悠久。
城市公共文化景观是城市市政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城市在这些方面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当然日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拆掉了不少历史遗址,不少地方仅能树立一些碑石来告诉后人这些地方的历史。城市是发展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垂不朽的,但作为城市成长的脉络,尽可能地留下一些值得回忆的公共文化景观应该是城市人的历史使命。
推荐阅读:
联合国气候大会关注“美丽中国”建设
海峡两岸专家共话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李铁:借鉴国外经验 发展我国绿色城镇化
园林之作 失灵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