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武汉谋划国家级“滨湖新区”
来源:长江商报 日期:[2012-9-28]
-----------------------------------------------------------------

    日前,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透露,武汉谋划创建国家级新区"武汉滨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据了解,谋划创建的国家级新区"武汉滨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拟选址在武汉东南部。规划提出,可以滨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助力。

    滨湖新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新区?近日,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市国土规划局长张文彤透露,其实,武汉做城市规划时已有初步设想。他说,滨江滨湖是武汉的一大特色。滨湖新区就是在城市建设和湖泊保护之间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突出水网密集地区生态与景观特色,构建"两型发展"示范模式,注重和加强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营造安全的区域水环境格局。

    新区建设要重视与水网环境的本身条件相结合,充分利用水网密集地区的景观环境资源优势,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突出生态与景观环境特色,采取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本月初武汉市政协举行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专家咨询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就提出,武汉可适时谋划国家级新区。

    上月,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王凯曾参与了兰州新区规划的编制。

    加强生态修复划定省域"绿线"

    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未来20年,我省将加强重点地区的生态修复,推动区域生态廊道与区域绿道建设,划定省域生态"绿线",构筑湖北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生态保护体系

    坚持保护优先,全面构建生态重点地区保护体系。我省生态重点保护地区包括大别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幕阜山区等山地生态屏障地区,长江、汉江及其支流水系等水域生态廊道地区,以及梁子湖-斧头湖地区、洪湖地区、长湖地区、三峡库区、丹江口水库、漳河水库和大洪山地区等生态核心地区。建议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对生态重点地区进行全面调查,明确保护的具体空间范围,作为非建设用地,避免快速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严格管理提供可操作的技术依据。

    严格实施"绿线管制"

    加强生态建设,划定区域生态廊道和区域绿道。沿长江和汉江构筑两条区域性生态主廊道,联系省域重点城镇化发展地区;沿长江支流水系以及铁路、高速公路、区域骨架公路构建区域性生态次廊道,连接省域生态屏障、生态核心地区和重点城镇,构建整体的生态系统。引入区域绿道理念,编制区域绿道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我省还将严格实施"绿线管制",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刚性。探索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协调机制,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明确省域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区、区域生态廊道、区域绿道等区域的保护范围,划定生态"绿线",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刚性。"绿线"划定后,应以法定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布。绿线的调整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绿线"调整后,须保证当地的绿地总体规模不致减少,并应维持结构性绿地的完整和连续。

推荐阅读:

运河杭州段近日通过4A级景区评定验收

“西门子水晶阁”在伦敦皇家码头开放

北京:拟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列入政府预算

重庆梁滩河臭水沟将建成湿地公园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