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因地制宜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张丽 日期:[2012-9-24]
-----------------------------------------------------------------

    在“无线城市智慧生活”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讲述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到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已经达到了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其中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的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计划。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作了积极推进。国家发改委研究和起草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已经上报给了中央,并获得高层领导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单志广对国家的努力表示认同。

    不过,他也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和误区。“有些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时目标很宏伟,但却缺乏可操作的总体规划、缺乏基本的要素资源和支撑能力。”

    他说,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缺乏判断、缺乏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只是简单地将各部门自己拟建的信息化项目拼成一个大包,再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这样的智慧城市投入产出率十分低下。

    例如,某些地方花大钱购置了先进设备,却因缺乏运营和运维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使其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也难以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

    另外,单志广还认为,有些城市过度依赖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甚至打算依托国外厂商建设城市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这有可能会导致能源、金融、社会管理等重要信息为外所控,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如果我国各城市按照上述方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势必会造成新一轮大规模重复建设,浪费巨额资金。”他说道。

    因此,单志广强调,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因地制宜,注重实际,稳步推进,试点先行。此外,还要注重创新机制,开放共享机制,实现政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城市朝着智慧方向发展。

推荐阅读:

长春规模最大城市规划获批

浓浓绿意映衬宜居都市 深圳公园数达824个

多瑙河三角洲:欧洲最大湿地

国务院调整鸭绿江口湿地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梧桐树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