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安徽滁州构筑绿色家园打造生态城市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丁贤飞 罗宝 日期:[2012-9-20] |
-----------------------------------------------------------------
|
滁州市正积极开展“绿色滁州行动”,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打造“千年亭城”,建设环山抱水、宜人宜居的新滁城。目前,滁州市区共有90多个街头游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06%,绿地率达32.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1平方米。
自2008年开展“大滁城”建设以来,该市秉承生态、人文、绿色理念,实施“五城联创”,同步创建安徽省及国家级“园林城市”、“安徽省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开展“绿色滁州行动”,增绿地、建园林,实现“山、水、城、林、人”和谐共生。该市先后建成了南湖公园二期、三期、龙蟠河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园林精品项目,提升改造了琅琊路、丰乐大道等40多个项目,增强了绿化的景观效果,先后建设了100余处街头绿地。目前,滁州市已成功跻身省级园林城市之列,并获得“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称号。
当前,该市正致力于打造区域性现代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实施城市提升、产业推进、民生改善、管理跨越、区域联动等“五大行动”,建设一个以山、水、桥、亭为特色定位,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高效、幸福和谐的美好新滁城。
日前,淮北市人大通过“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决议”。根据该决议,淮北市政府将按照城乡统筹和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立多层次的规划体系。
淮北市拥有三山六湖九河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市要求规划编制突出地方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位,杜绝“填湖造地”、“毁山建房”等现象;主城区相山区与濉溪县相距很近,要求城市规划体现“相濉一体化”的原则,注重濉溪县城规划与淮北市中心城区规划的衔接。
在老旧城区规划上,该市还要求从城市规划上大力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降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高度,从严控制开发强度和容积率指标。其中包括: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依法建立和执行征询制度,从严控制淮北市市中心的淮海中路以北区域内新建高层建筑。新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必须建设到位,严格验收。
在农村,该市要求加快推进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进度,规划编制要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乡村文化特色;强化乡镇政府对村镇规划的监督管理,实现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
推荐阅读:
北京朝阳区规划“十大基地”
南昌九龙湖将建江西最大度假区
陕西:渭河生态景观带构建“大西安”中央公园
龙岩首座湿地公园国庆基本完工 将再现古河道风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