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一角与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近三十年的建筑设计有非常迅速的发展,它与中国整体经济社会的转型密不可分。我们从分别于1959年、1988年、2001年、2007年进行的4次“北京十大建筑”评选的背景和结果可见一斑。
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也可视为国家十大建筑,它是建国10周年的献礼工程。周恩来总理提出“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原则,全国的建筑界精英采用非常规的“三边”工作法(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在10个月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创作思路基本是自由的,并不忌讳曾经遭遇过批判的大屋顶模式(全国农业展览馆),也不拒绝西洋古典(人民大会堂)或类似前苏联模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包含着对新结构和新形式下的中国建筑的探讨(民族文化宫)。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西方的经济封锁之下,这其实是中国建筑师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一次独立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但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不可能产生普遍的建筑创作高潮。
北京国际饭店。
北京长城饭店
1988年评选的19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带着国门初开后的懵懂与稚气。这届“北京十大建筑”从23万张群众投票中产生。评选出的中央彩色电视中心、首都机场候机楼、北京国际饭店、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长城饭店等建筑虽然手法不同,但基本是现代主义风格。长城饭店因为在中国首次采用了全镜面玻璃作为维护体系,可能是与当时的国际潮流接近的作品。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图书馆新馆、中国剧院则明显是现代主义建筑与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融合的折衷作品。而大观园则是一座新建的中国传统样式园林。19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在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设计手法上也有新的探索,但它们所代表的当时北京新建筑的整体风貌却表现出明显问题。对北京这个历史名城而言,现代化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北京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皇城的传统文化个性模糊不清,“四不像”的建筑处处可见。
1990年代评选第三届“北京十大建筑”时,将“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作为重要的标准,希望能往“夺回古都风貌”的方向对建筑设计进行引导。
从评选结果看,19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一半以上的入选作品试图兼顾“时代感”与“中国特色”的双重诉求。首都图书馆新馆、北京恒基中心、北京新世界中心、新东安市场均试图实现现代技术与具象的传统建筑符号的融合。
这个时期,建设量进一步扩大,到2001年,年竣工面积从1980年代的840万平方米增长到2555万平方米。一方面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为建筑师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创作机遇和平台,而另一方面,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冲击。此时的西方世界先后步入后工业社会,建筑思潮转向后现代,并激烈地抨击现代主义的弊病。而中国还在为工业化过程补课,尚未完全理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真谛。
国家体育场(“鸟巢”)
建设中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
2007年的第四次评选的题目改为“北京十大新地标”,评选范围包括1990年以来对北京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均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空间景观。最后上榜的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西站、国家大剧院、改建的前门大街、后海酒吧街、国贸三期、西环广场、金融街、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而在前20名的名单里还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等被市民和建筑界广泛关注的建筑。评选通过专家推荐,最后完全由群众投票选出。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其中位列第六位、第七位和第八位的分别是耸立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当代万国城。同年7月,英国《泰晤士报》评出全球在建的10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位列榜首,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和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也同时入选。
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建筑的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逐步具备了进行世界级高水平建筑作品创作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社会对建筑创作更加宽容,很多前卫的创意得到鼓励;建造材料和技术水平得到大提高,建筑业的激烈竞争产生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本土建筑师在实践中迅速提高,逐渐成熟;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和常规化,中国建筑学界开始融入世界。
而这背后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像首都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已经实现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并不断提升它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2007年北京的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70%,而且规模还在扩大。后工业社会需要并且能够支撑更富创意的建筑创作。□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