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来自德国柏林理工大学的JürgenWeidinger教授在新搬迁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设计教室作了一场关于“景观设计的场地意识”的精彩报告,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Jürgen Weidinger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欧洲城市在工业化的进展过程中,由原始的一个“点”逐渐拓展到“线”、“面”的发展历程,由此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不同位置、不同适宜功能的景观场所。然后他分别用三个景观设计案例,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在对待不同场地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更好的去“解读”这些场地隐含的“特性”。 同时,Jürgen Weidinger教授还向我们解释了当今欧洲城市景观理论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两点:一是在设计过程中,保存地域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景观;另一点则是在当今城市都市化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应该遵循生态、可持续的原则。这些理论也给我们今天中国景观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很好的借鉴价值。 所谓“设计”,就是想象的创造某种可能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某种目的,具体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审美的或技术的。与一块场地相“匹配”的景观形式可能有很多,但我们景观设计师尽力去寻找的往往是那个相“匹配”最好的,诚如第二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的一等奖作品——“景观再生——新生活•旧文化•新生涌谷”展示给我们的一样,好的作品需要来自对场地的深刻“解读”!
Jürgen Weidinger教授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