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平民私家园林引发现代园林变革 |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铁铮 日期:[2006-7-12] |
-----------------------------------------------------------------
|
说起私家园林,人们似乎并不陌生。苏州、杭州、无锡、扬州,许多昔日的私家庭园,成了今天公众的旅游景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平民私家园林已经出现萌芽。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李金路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划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朱虹两位专家预测,园林进入寻常百姓家,将带来我国现代园林的一次重大的变革。
现代私家园林初露萌芽
正如人们所知,园林不是基本生活的必需,而是相对的“奢侈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因此,历史上的私家园林多出现在王朝盛世的官宦人家和富庶地区的名门大户。据专家介绍,早从魏晋开始就有了私家庄园,一直发展到明清时期,特别是在我国的江浙一带,其中尤以苏、杭的私家园林堪为经典,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公共园林事业进入了盛期。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现代的“私家园林”,但其中有些只有某些私家园林的风格,而非私人所属的宅园。
平民私家园林的出现,是历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在专家眼里,平民私家园林的出现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至少有数平方米以上面积的室外空间;二是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有自己的住房、基本装修能力和基本建设资金;三是有园林爱好。
私家园林对农村城市化的意义
平民私家园林的出现,引发了两位专家的众多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其对中国农村的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专家们敏锐地感到,位于郊区的这类私家园林将对我国园林业和农村产生影响。两位专家认为,不仅大城市可以吸纳农民,农村在适当时候也可以吸纳大城市人口。
在这两位专家看来,中国村落的传统民居布局,体现了生态、形态和情态的有机统一。他们建议,北京的农村今后可少建公园,多建庭园。可以结合北京的绿化隔离带中的农宅,建设私家庭园。如果北京郊区有成千上万个私家庭园,则对北京、对中国的农村城市化意义甚大。
平民私家园林的设计理念
近年来,两位专家对北京的几家私家园林进行了调研,并做个案分析,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
私家园林是和公共绿地相对应的概念。专家认为,公共绿地的缺陷之一,是作为用户的大众百姓参与的信息少。即使参与也因众口难调而失败。而私家园林则可以充分反映百姓自己的意愿,使自己真正成为园林的主人。
他们说,与公园不同,私家园林首先要满足个人或家庭使用的要求,尔后才是与邻家比较的艺术风格和建造水平。所以,平凡的园林布局,应该结合业主的个人气质和独特立意,科学地整合庭院中的各种资源,使其符合基本的美学构图,而不是拼命地追求形式上的新颖。
由于主人久置园林之中,所以私家园林的景观尤其要丰富多彩,应该尽量做到日新月异。虽然因面积所限难以做到“步移景异”,但每个角度、景点、植物季相的时空变化,最好能做到接连不断。
平民私家园林的优点多多
这两位专家推崇平民私家园林,是因其非常符合国家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平民百姓可以在俭朴的生活中,享受着相对奢华的园林。
私家园林可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投资建设、维护。家庭可以依据孩子们的游玩需求和成人的审美爱好,利用自己的时间,利用平时的生活废材、废水,花费一定的资金,对私家的花园自建、自养。这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园林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专家指出,私家园林的兴起,将促进园林产业的发展。私家园林的建设,对园林观赏植物、观赏石、庭院雕塑、园林小品、建材等将产生广泛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产业。
园林界的“百花齐放”,只有在业主、设计师和施工方能够自主设计、建造和使用的时候,才有可能充分体现出园林个性的要求和特色,形成功能、艺术风格和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专家预测,私家园林的出现,降低了设计师的门槛,使其走近平民,将造就一大批“赤脚风景师”。
平民私家园林需要扶持呵护
对平民私家园林这一新生事物,应该加以积极引导。两位专家认为,私家园林是主要的园林类型之一。对刚刚开始起步的私家园林要给予支持和帮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扶持和保护政策。
专家建议,要提倡绿色空间的私有、私营,像建筑房屋一样,作为一种居民私人产业和财富进行立法保护,在征地拆迁时给予专项赔偿,以促进私家园林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私人参与园林建设的积极性。
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中心的专家则认为,尽管需要提倡私家园林的平民化,但还是离不开园林设计师的科学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园林设计师们关注平民的需求,积极参与其中。园林设计师们要关注和引导公众在这方面的需求。在私家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中,要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业主花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要根据业主的实际,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