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王铁:建筑更新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
来源:景观中国 日期:[2006-4-25]
-----------------------------------------------------------------


    一、建筑更新和保护建筑更新一直处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旧建筑保护和修缮问题上,民间专家学者一直呼声很高,改建保护有价值的古旧建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占有相当特殊的位置。

    全国现有历史名城近百个,省级历史名城82个,在全国近600个城市总数中已占据了不小的比重。城市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建筑是各种构成环境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环境元素之间关系是相互制控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是他的最好说明史,历史建筑在街区的保护中始终扮演着一个不可代替的视觉痕迹。

    建筑保护、修缮有诸多内外因素,在改造修缮中“寻根”是建筑设计师的追求,建筑师对一座古旧建筑改建的成功将会迎来不同寻常的称誉。相反,建筑改建得不成功就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为此,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这一方面北京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抢修、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展示给人的是昔日文化、文明。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保留旧有遗迹,实行重点整修,解决了新功能对古遗址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人对于古旧工业建筑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有许多成功的案例闻名世界。国内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建筑状况良好的古旧建筑的商业价值已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通过登记按时间分类和对历史性建筑划分等各种管理方式,加强了对古旧建筑的保护,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任意拆除行为,同时古旧建筑再利用的价值也得到了认同。

    古旧建筑的再利用并非是对其简单的修缮,在这个问题上只有少数机构和建筑设计师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建筑体现了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对一座建筑的新功能、新用途的开发涉及到已有象征体系存在与否。这一观念开创了建筑的新思路,使建筑改建成为新建筑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筑再利用与城市的发展

    建筑改建后再利用并不是近代才有的发明,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大师米开朗其罗就曾把罗马时期的浴场改建为教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现代建筑再利用风潮,这是因为战后许多都市的重建工作更加迫不及待,当时在现代主义笼罩下,许多开发商与建筑师采取破坏、重建为首选,以求得快速发展追求城市效果。而不愿意以改善那些有着良好的状态、有着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更好适应新时期要求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许多古旧建筑在隆隆声中被夷为平地。

    国内对古旧建筑的态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文革”为了破四旧,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子为正负零点零。

    80年代古旧建筑常常被视为是某些基地利益开发的阻碍,毁掉了一批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90年代一些城市对于古旧建筑以与整体环境不符、年老多病等为理由毁坏了一些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随着国际上对古旧建筑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的确定,现代保护修缮运动在世界各国不断得到重视,提倡“旧屋新用观念”,人们在建筑、历史、文化、风土上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建筑与城市再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捕捉到建筑过去的价值,合理地利用这份遗产,并将它转化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活力。建筑再发现与利用成功与否关键是取决于建筑师能否捕捉到现存建筑之潜力、并将其开发成为新生命。

    合理地利用古旧建筑是极为重要的。不当的开发与改建,不仅无法实现计划的成功,反而会对古旧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文化遗产的丧失。古旧建筑的合理开发产生的是一件符合市场需求的建筑商品,使更多的无法生存于剧变社会之中而被逐渐闲置或放弃的建筑发挥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成为城市再发现的可能。

    城市再发现是20世纪后期的一种现象,取代了盛行一时的观点城市是一种正在消亡的存在。在1974年伦敦的空间艺术工作室将过剩的建筑改建成了艺术馆,为300多位艺术家提供了14年场馆,它成功利用的原建筑是曾被视作毫无价值的旧工厂和游泳池。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改建和建筑再利用过程中,对那些无任何意义存在的旧建筑要坚决拆除或原址新建,更不应该作错误的改建。

    三、发展中的建筑学理念

    新建筑学是指认同新旧的价值,现代和传统的意义是未来古旧建筑改建的指导思想。新建筑学,是所谓的“未来遗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未来至关重要。作为对21世纪生活支柱的新建筑开发是很重要的。古旧建筑和城区的再发现和再利用则更为重要。很多古旧建筑的成功改建和利用就说明了这一点。

    古旧建筑保护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正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方向迈进,新建筑学观念为多样性而欢呼。城市是一种场所,新建筑学是一种概念,历史是建筑文化的土壤。

    对于城市来说开发利用改建古旧建筑是建筑遗产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关键部分。在这一方面,后现代建筑师利用了历史所赋予的灵感创建了自己的建筑风格,为建筑史学增添了不可低估的一面。

    四、改建保护古旧建筑方式

    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修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保护古旧建筑的同时改造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在符合相关法令与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小心慎重地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件有益的事。由于古旧建筑的特殊位置是新建筑不可代替的,利用它们进行公众活动可以得到有特殊意义的效应。如:当今世界三大男高音曾在故宫午门搭起舞台联手演唱,从时间、空间、历史、文化方面都是有其深刻含意的。著名导演张艺谋把歌剧《图兰朵》的演出场地选在故宫太庙广场上,目的是让古迹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并带来新的价值观念。

    几年前,在山东艺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济南旧火车站客运楼毁坏的文章,叙述了在本世纪初由德国人设计修建的一坐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年代,还是建筑艺术价值,从多角度来说都应该无条件的保留着,只可惜最终结局还是被大方的拆掉了,原因是在那个时期对旧有建筑的历史性及艺术价值建议,只有少数人发出了无力的呼声。其实换一种思维方式就可以解决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也为保护旧建筑适合新要求找出解决的可行性条件,完全可以解决新功能的使用要求。

    对于失去的建筑不是都可以寻找回来的。以旧修旧,复原是改建保护古旧建筑中必须遵循的方针,回归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态,对建筑文化意境的尝试是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它对于城市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五、改建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脱离技术和材料的建筑是没有前途的,一部建筑发展的历史可称其为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史。人类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技术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新技术、新材料在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实践中及时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要做到理性把握,不能丢掉最基本的条件,原则就是适用、经济美观、可行。

    在对古旧建筑改建与保护的时候。对其旧结构及安全系数方面如何加强要放在首位。要对被修缮建筑有一个综合评估。这里包括对其历史意义、地域文化、年代时期、结构形式、建材种类、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得对其重塑并得到完美的结局,这就是修旧如初的思想在古旧建筑修缮与改造中的指导思想。

    从多角度对旧建筑设计与建造思想和历史进行研究,理解消化其时代所带来的历史痕迹,在对施工程序的解读后,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现存已掌握的技术对建筑进行修缮。古旧建筑修缮保护过程中,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个人素质,要对传统建筑有深刻的理解能力,有对传统工艺技法熟练的掌握.在施工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匠人优势。创造出让大众理解的作品,发展中国建筑的优良部分。

    六、用探索古旧建筑修缮保护的精神,指导建筑设计

    国内对旧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大约是90年代开始实质性实施的。中国历史文化久远,历史建筑在街区的大环境下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重点。目前所做的对已过时的旧建筑改建再利用,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要求和使用功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在过去的几年里对旧建筑改建和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1)是对被改建的和新建的建筑物要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哪些是可以再利用的部分,哪些是必须改造的部分。

    (2)改造的前提是更好地发挥使用功能,如何让改建后的建筑外观更有魅力,这是改建的目的性。

    (3)是完全改观还是修旧如初,这是对被改建筑定位的条件。

    (4)根据现存的结构形式,哪些是可以改建和再创造的,哪些是必须保留的。

    (5)如何利用原有旧建筑的形体,进行视觉形象重组,创造出适合新使用功能要求的新品。

    (6)对现存被改建筑做技术性,可行性分析,找出解决方法。

    (7)新建筑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条件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可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