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文章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王向荣:中欧园林文化的交流(图)
来源:中国建筑艺术网 作者:王向荣 日期:[2006-1-17]
-----------------------------------------------------------------


    中国和欧洲的园林文化全面交流开始于17世纪中期。通过欧洲的传教士和商人,中国了解了欧洲的巴洛克园林艺术,欧洲引进了中国园林艺术,并且在欧洲出现了一批中国园林,当然在中国也出现了一批欧洲风格的园林。这是一个有趣的循环。两种园林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欧洲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比较
    
    第一个有融合性的园林造型开始于16世纪的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法国于17世纪下半叶随着理性主义的出现,也出现了这种园林风格。理性主义要求秩序和存在,这也在园林中得到了反映。文艺复兴的园林和巴洛克式园林在思想和形式上正好是与中国园林相对立的。中国在很久以来就以风景园林而著称,是第一个根据自然为原型而建造园林的国家。名山大川、密林怪石都是艺术原型,旧哲学、宗教、文学、风景画以及传说都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来源。与欧洲的几何式园林相比,中国园林有如下特点:
    
    1)以自然为原型,但对自然加以提炼。从一开始中国园林就以艺术和自然风景为主题。
    
    2)建筑美和自然美的统一。与巴洛克式园林截然相反,中国园林建筑美和自然美的突出表现是园林中总要将小山、流水和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前的欧洲人总用心于大型建筑如纪念碑,而古代的中国人却沉醉于透过房屋的窗子就可以看到的自然风景。
    
    3)诗歌性和戏剧化的绘画艺术。一个优秀的中国园林,其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诗,并且最简单的就是在园林中画上一些有诗歌氛围的画。因此有些人认为,欧洲的建筑和园林是雕塑艺术,而中国的建筑和园林是绘画艺术。
    
    4)移景。移景是中国艺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范畴。“移”表达了感觉和思想的潜力,“景”则是自然风光的客观表现。“移”和“景”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艺术的创造力。创造者在园林中享受着他自己的感觉和思想,并以此来唤起参观者的喝彩。
    
    在18世纪以前,欧洲的园林是建筑的一部分。园林的美是几何图形的美。而在中国的美学思想中自然是最美的园林。园林只是艺术性地再现自然风景。中国园林表达了感觉。几何图形式的欧洲园林表达了合理化。我们可以想像,当两种艺术相互交流时会发生什么。
    
    传教士和商人是中欧园林交流的使者
    
    欧洲人在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旅行报告中第一次获得了有关中国园林的信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了很多城市和园林,例如玉岛和西湖。这份报告引起了欧洲的注意。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欧洲商人金尼阁于1618年写了一篇报告。在报告中他描绘了一个艺术的洞穴。他还参观了上海,并且写到:这里到处都是园林和宝塔。通过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的报告,欧洲人知道了中国园林中一般都有小河、小湖或池塘,它们与小山形成曲线对比。意大利耶酥会士马国贤作为画师在故宫里生活了13年。他用版画的形式画出了皇家园林的36处不同的风景。
    
    通过传教士和商人的这些报告,欧洲人获知中国园林是崇尚自然的:山和水是园林里重要的元素,水面要曲折,艺术性的山洞像一个迷宫,建筑都很简单,园中的生活也很安静。这些特点与欧洲园林笔直的大道、修剪整齐的树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欧洲园林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全新的风格--自然园林。
    
    对英格兰园林的第一次影响
    
    在中国园林的影响之下,当时的英格兰园林风格出现了转变。英格兰是绝对主义长期控制的地区。1685年,英格兰当时的政府官员威廉-坦布尔在其《在园林之上……》一书中写道:不规则的园林地比规则的园林更美。
     
    园艺师亚历山大-蒲柏与威廉-坦布尔的想法一样,也推崇未修饰的自然。他写道:“古老的中国园林一直发出灿烂的光芒。”他根据新的原则对一座几何式园林进行了改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座园林里建了一个山洞,这在以前的英格兰园林里是非常罕见的。从该山洞修建手法可以看出,传教士和商人对中国园林描述的报告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蒲柏说:“所有园林艺术的规则都不外乎落到三点上,即对比、惊奇和围墙”,还说“所有园林都是风景画”。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几百年前对园林造型的总结。
    
    在世界园林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的威廉-肯特认为,“自然很厌恶直线”。这也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点。在他设计的其世威克宫内尽管还保留着巴洛克园林风格的林荫道,但其它的都已经非常自然了。在园林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欧洲人从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受到很多启发。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第一次对英格兰园林产生影响。
    
    对英格兰园林的第二次影响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格兰的第二次影响在18世纪中期。当时有两个人推荐中国园林,一个是法国人耶稣会牧师王致诚,另一个是英格兰著名建筑师瑟-威廉-钱伯斯。
    
    王致诚牧师作为画师在北京的皇宫里生活过很长时间。他曾画过40幅关于圆明园的画,并在一封长信中对圆明园进行了详细描述。这封信让英格兰人知道,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但不是纯粹的自然。
    
    作为一个建筑师,钱伯斯对中国园林的理解要远远高于传教士和商人。他将中国式园林景观实现在伦敦的丘园中。在丘园里,他除了建造了一些中国式房屋外,还模仿南京瓷塔修建了一个中国式的宝塔。在这一时代,英格兰出现了很多中国式园林或建筑。每个大的园林中都可以看到一个中国角,至少有一个中国式的亭子。
    
    但英格兰后来仿制的大多数中国建筑或园林都夸大了这种联系。很快,“如画园林”风格的园林形式受到了批判。到18世纪末,中国式建筑和园林在英格兰几乎消失。
    
    对法国园林的影响
    
    18世纪中期,中国园林在法国的影响力开始大起来。新一代的法国人,即后来的理性主义者成为这一意识的先驱者。
    
    当时,法国人认为,英格兰园林是如画的风景,而中国园林元素是必需品。在法国小特里安奴公园里,建有一些小村庄。这些小村庄就是以圆明园里的村落为样本修建的。
    
    一段时间里,中国园林在法国非常流行。但随着18世纪末期法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逐渐减少,中国园林在法国逐渐式微。
    
    对德国园林的影响
    
    尽管德国的风光园林比英格兰和法国要晚一些出现,但18世纪上半期,洛可可风格已经渗入了巴洛克园林。中国园林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园林理论家希斯费尔特于1779年发表了五卷本的《园林艺术历史和理论》。他阐述了建造园林的三个前提条件:1)作为“缩小了的自然风光”它必须以自然为范本;2)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差异性要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3)该差异性不应出现“非自然性”与“环境的自然性”进行对比的现象,而应为“艺术的升华”。而中国园林建造时有3个过程:1)必须以自然为范本进行临摹;2)该临摹必须以绘画理论为依据,以便使园林比自然更美;3)园林必须再赋予精神?要有诗歌、感情、绘画的味道,以便能够更深层地体会。虽然希斯费尔特的著作理论和中国园林的基本理念相当接近,但他坚持反对摹仿中国园林。
    
    从18世纪70年代起,德国的风光园林从建设到思想内涵都逐渐清晰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园林逐渐减少,但一直没有停顿过。18世纪末期,中国建筑风格的园林受到了强烈的批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改变。另一个原因是几乎所有的仿中国建筑的园林,从形式到内容上看都很无味。
    
    对欧洲园林的第三次影响
    
    中国园林对欧洲园林的第三次影响开始于18世纪的末期。这次是通过从中国引进植物进行的,结果是改变了欧洲风光园林。
    
    有关中国植物方面的消息也是源于耶酥会传教士们的报告。许多植物学家得知中国的植

 
 

评论】【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可可树